微信干预在出院糖尿病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2019.08.19 10:47
306 0 0

  微信干预在出院糖尿病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

  宛翠秀 管玲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微信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和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12月于本科出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教育和出院健康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由糖尿病专科护士通过微信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常规随访。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有无出现并发症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能合理控制饮食、坚持运动、按时服药、定期检测血糖、能掌握胰岛素正确的注射方式、知晓低血糖症状及处理方法;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下降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低血糖及酮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微信教育对出院后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的干预,可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控制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微信;糖尿病患者;延伸护理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病程长、并发症多,目前尚缺乏针对病因的有效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但糖尿病是可防可控的疾病,只有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科学地使用降血糖药物,做好自我血糖监测,良好的遵医行为,才能从根本上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H1。对于基层医院,有些患者地处边远地带,或者外出务工,不方便来医院咨询,而微信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本研究通过微信对60例出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12月于本科出院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60例会使用微信并自愿加入科内微信群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32—63岁,平均年龄(41.3±3.5)岁;病程1.2~7年,平均病程(3.1±1.2)年。对照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30—65岁,平均年龄(42.7±2.6)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2.9±1.7)年。两组患者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治疗方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教育,包括人院宣教、疾病相关知识讲解、出院指导。对照组出院后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保持微信联系,由科内微信小组对该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建立糖尿病患者微信群科内成立糖尿病微信群管理小组,由3名经验丰富、专科知识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内分泌科护士组成,均具有大专以上学历,3年以上专科经验,护师及以上职称。内分泌科主任担任顾问,由1名糖尿病专科护士负责全面指导。每人负责20名患者的微信教育。

  1.2.2建立健康档案建立患者回访健康档案,指导患者关注内分泌科微信公众号。

  1.2.3微信指导内容

  1.2.3.1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强调糖尿病足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慢性终身性疾病,与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讲解药物治疗方案、并发症的防治、血糖的控制标准,从而达到“知、信、行”的统一。

  1.2.3.2饮食指导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等制定饮食计划,教会患者控制总能量摄入,做到荤素搭配、粗细搭配,让患者掌握各种食物的交换方法,做到食物种类丰富化。

  1.2.3.3运动指导适当运动,有利于降低体重,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脂代谢。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好结伴而行,携带糖果和糖尿病疾病卡,时间选择在餐后th进行,每次运动在30—60 min为宜,以免发生低血糖,选择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快走、慢跑等。如血糖高于13.9 mmol/L,或出现视网膜病变,不宜运动。

  1.2.3.4用药指导指导患者了解自己所用降糖药物的作用机理和服药时间,指导胰岛素注射方法及胰岛素的保存;知晓所用药物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1.2.3.5并发症的预防告知低血糖、酮症发生的原因、症状及应对措施,血糖控制不佳是引起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除严格控制血糖外,还需要控制相关的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体重等,定期查尿常规、眼底等,及早发现并发症并及时治疗。

  1.2.3.6 自我管理指导 指导患者学会使用便携式血糖仪,并做好糖尿病日记,坚持每日足部护理,保持足部皮肤清洁干燥,选择合适的鞋袜,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指导患者克服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心情。糖尿病专科护士每周一下午在微信群发布糖尿病宣教知识,如胰岛素注射步骤、运动视频、低血糖症状等,图文并茂,让患者容易接受。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及健康的行为方式。

  1.2.4督查糖友执行情况,提高遵医行为责任护士每天在群里询问糖友执行情况,及时答疑。遇到治疗上问题,转交给主任解答。

  1.2.5信息反馈每月进行1次信息反馈,采用问卷调查方式,由患者本人或长期照护者填写,内容包括糖尿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并发症发生、各项指标控制水平,了解患者掌握情况,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予以针对性指导。

  1.3评价指标干预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评估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自我管理能力。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规律用药、自我监测、足部护理等管理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例(%)

表1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较例(%).png

  2.2干预后两组患者血糖比较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下降情况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情况6个月内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 (mmol/L,孑土s)

表2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比较.png

  表3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例( %)

表3两组患者急性并发症发生例数比较例( %).png

  3讨论

  3.1微信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需要患者长期居家自我管理。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患者住院期间能很好地遵医,而出院后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表现在不能坚持饮食控制,出现频繁换药、停药现象,导致并发症的过早发生。微信干预作为一种新型的健康教育形式,可显著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血糖控制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微信干预下,合理饮食、坚持运动、规律用药、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借助微信这种快捷、经济的通信工具对院外糖尿病患者进行管理,使健康管理不仅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而且延伸至出院后的患者,体现了糖尿病管理的无缝隙性和必要性。

  3.2微信干预对患者代谢水平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眼、神经、肾脏、心血管等多种并发症,致残及致死率较高。日常生活中,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密切监测血糖变化。若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通过微信对患者及家属及时进行科学的健康教育,可纠正其不良情绪,指导其自我管理,使血糖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由表2可见,院外微信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急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这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良好遵医行为密切相关。

  3.3微信干预对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遵医与否直接影响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疾病转归心1。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既能了解患者出院后的遵医行为和延续治疗的效果,又能给予患者有关治疗、保健方面的指导。大量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大多希望能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以获得服药、饮食、疾病相关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以及新的治疗信息。医护人员通过微信与患者的沟通和具体技术性的指导,可使患者心理得到慰藉,增强康复信心,加快康复过程。

  4小结

  糖尿病传统教育模式,主要采用输灌式,患者自身的学习潜能及动机未被激发‘纠,通过微信医护人员可以直接和患者互动,使患者自觉参与到糖尿病自我管理中。以前,患者出院后只能通过出院指导和电话回访获取相关信息,在回访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时间和地理位置限制,导致沟通效果不佳,患者的康复和自我护理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的满足。微信教育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医护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的对患者进行教育,同时可以通过发送视频、音频、图文等进行多种形式教育,及时、有效地解决患者在实施治疗方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之处是在老年患者和不会使用微信的患者中存在局限。

  微信教育是医院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的延续,有助于提高护士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及沟通交流技巧,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他使护理服务延伸到出院后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缩短了护患距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内涵,降低了患者的再住院率,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唐晴,蒋运兰,王蓉,连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护理中运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21(1):6-7.

  [2]孙惠金,李荣,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54-55.

  [3]郭晓蕙,楼青青.我国糖尿病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中华内科杂志,2011,50(1):6-7.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