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9.10.13 13:54
241 0 0

  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高映锋

  【摘要】目的:探讨在产科护理的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于201 5年以后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产妇的信息,从对信息的管理、登记、查询、审核、反馈及汇总等6个方面对产科的产妇进行护理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护理管理的效果。结果:护理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及统计的时间大幅度加快,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人员的资料遗漏次数、数据出错次数及医嘱执行力,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产科护理的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极佳的管理效果,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在产科护理过程中ILH现的出错事件。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化管理;产科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现今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技术被引入到了科室的管理当中,随着入院治疗的产妇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的手工登记记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要求。尤其是对于产科护理来讲,产妇就处于分娩阶段,科学有效的护理管理方式不仅可以提升产科产妇的护理质量,还可以加快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科室于2015年以后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科室于2015年以后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科室医务人员总人数29名,均为女性。医生13名,正高级职称2名,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3名。护士16名,副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9名。

  1.2 方法

  (1)管理内容:科室于2015年以后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在计算机系统中录入产妇的信息,从对信息的管理、登记、查询、审核、反馈及汇总等6个方面对产科的产妇进行护理管理。

  (2)登记信息:登记信息包括有产妇人院的基本信息,如时间、姓名、年龄、临床诊断结果、住院号、床号、各项生命体征检测指标等。同时待产妇人院以后,还需要登记产妇的体重、身高及发病既往史、血型、手术史、病情变化情况及护理记录。分娩过后对新生儿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等级监测。如果产妇处于怀孕阶段,还需要对产妇配偶的身体健康状况、家属的联系方式、文化程度、联系地址及生产通知人进行详细的登记‘2]。为了方便护理人员对产妇的资料进行查阅管理,可以将每名产妇的资料修订编辑成册,采血情况汇编成采血调查表等,科室领导要定期对产妇的各项基本资料进行检查,避免出现遗漏、错误的信息,发现存在问题的信息及时予以纠正,遗漏的信息及时进行补充,有效提升管理的效果及质量。但是在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产妇在中途需要对自身入院时的资料进行修改,需要由当时负责记录产妇信息的护理人员进行修改,其他护理人员不得自行修改产妇的基本信息。如果当时记录的护理人员由于某种原因无法联系,就需要上报给上级的领导,经上级领导批准后,在一定的权限内对产妇的资料进行修改调整,同时负责修改的护理人员要签名登记,方便再次出现同种情况时联系检查。

  (3)信息查询:信息登记后为了方便对产妇的信息随时进行调取查阅,科室设置了快速的查阅途径,同时对于产妇的隐私情况实施一定的保护措施,同时使用短信、微信及网站等为产妇提供了独有的账号,提醒产妇注册会员,并设置属于自身的专属密码,同时在账号中添加了自动提醒功能,医师为产妇治疗后在账号中设置提醒复诊的功能,到设定的复诊时间后会通过短信及微信等提醒产妇及其家属去医院进行复诊。此外,账号中还设置了提醒婴儿接种疫苗的功能,定期推送妇产科的健康教育视频,便于产妇及家属对其病情有着准确的了解,比如用药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及相关产褥期的知识等。而当科室的医护人员查询产妇的资料时,则是通过独有的查询平台进行查询,不仅可以及时掌握,产妇当前的病情,还可以提升护理人员对产妇的护理效果,如果出现其他的异常情况,便于护理人员及时与产妇家属进行联系。除此之外,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进入网站学习相关的知识,点击观察专业的护理知识讲解,丰富自身的护理能力,从而降低其在护理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事件。

  (4)信息审核:信息登记入网前,需要经过逐级的审核,科室领导负责监控,避免出现未经过审核便直接入网的产妇信息。

  (5)信息反馈: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出现了存在问题的信息,进行信息反馈时必须要指出明确的问题,负责上传或者记录的护理人员也可以说明理由。此外,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跨科医护人员的知识沟通交流,对于一些护理合并症等疾病进行探讨,总结出可行性的护理措施并反馈给科室的领导,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护理的质量,大程度降低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

  (6)信息汇总:待所有下作完成之后,护理人员就需要对产妇填写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保存后设立独有的查询通道,方便科室护理人员对就诊产妇信息的管理。

  1.3观察指标

  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对产科护理进行管理以后,主要对该管理模式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进行观察,工作效率分为产前区的信息登记时间、爱婴区的信息登记时间及各种月报表的登记时间。具体时间由专人负责统计记录。丁作质量评定时由专人统计记录资料遗漏的次数及数据出错的次数。评定医嘱执行力时由科室领导通过护理人员平时的工作认真程度对其进行打分,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执行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在研究分析中,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的软件是SPSS 14.O统计学软件,采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用£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P<o. p=""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比较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比较( min)

 表1 实施前后的工作效率比较( min)

  3讨论

  研究表明,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对产科护理进行管理以后,护理人员进行信息登记及统计的时间大幅度加快,与实施前差异明显;同时护理人员的资料遗漏次数、数据出错次数及医嘱执行力显著优于实施前。

  科室于201 5年以后实施了计算机信息化管理,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手工登记方法在极大程度上提升了护理质量及护理人员的丁作效率。通过将产妇人院时的基本信息输入网络系统中进行保存,有专人负责管理,需要修改的资料通过信息快捷查询通道,随时可以调取需要修改的产妇信息。此外,该管理方式也为产妇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产妇拥有自身独有的账号,通过登录账号便可以查询白身的信息,账号中设置有相关的提醒功能,可以方便告知产妇进行复诊,产妇也可以通过对视频的观看,了解与自身疾病相关的问题及在平时用药治疗期间应该注意的问题,因此该管理模式有着极佳的管理效果。

  综上所述,在产科护理的管理中,使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有着极佳的管理效果,不仅可以大幅度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可以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在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出错事件。

  参考文献

  [1]金颖,何娟,何建虎,等.CIN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官颈锥切术后产妇随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 5, 14(9):867 - 869.

  [2]何义芬,徐禹,杜爱平,等,信息化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 的应用效果分析[J].华西医学,2016,14(4):762 - 764.

  [3]王英,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及 效果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5(14):187 - 188.

  [4]陈秋玉,张莉,苏敏谊,等.信息化护理质量监控系统在护理 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3):351 - 353.

  [5]王曾妍,李桂陵,高兴莲.信息化管理系统在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优化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6,31(6):11 -13.

  [6]申启兰,郭菊,王树红,等.护理不良事件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医院产妇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华西医学,2015(9):1733 - 1735.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