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药学干预满意度调查

2019.10.09 10:28
281 0 0

  精神分裂症药学干预满意度调查

  黄颖华李均林

  【摘要】目的:对药师开展药学服务干预精神分裂症药物治疗的结果进行满意度调查,为进一步提高药学服务水平和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150例精神科门诊长期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药师对对照组患者药物治疗不进行任何干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包括用药教育、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参与调整用药方案等措施,每3个月对患者进行复诊随访,为期1年,采用自制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满意度差异情况。另外根据不良反应监测结果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情况。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94.7%,对照组满意度为7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通过本次满意度调查,充分说明药学干预在精神分裂症药物长期维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达到预期药学干预效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药学干预; 依从性; 满意度调查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7.0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27-0176-03

  精神障碍类疾病属于慢性疾病管理范畴,尤其是六类重性精神疾病之一的精神分裂症,稳定期需维持治疗不少于2年,患者需要长期维持药物治疗才能控制病情或预防复发。许多随访研究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期药物治疗依从性普遍较差,主要是由于不少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家属对精神疾病也缺乏认识。药师通过患者或家属用药教育,参与患者个体化用药方案调整,对观察组患者的全程治疗进行综合药学干预。多数研究表明药师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1-3],本文对药学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治疗结果进行随访与满意度调查,帮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认识到坚,持药物治疗的重要性,以促进康复和减少疾病复发为治疗目标,让患者尽早回归社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150例精神科门诊长期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维持治疗期的精神分裂症门诊患者;(3)年龄18~55岁;(4)与患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急性期和巩固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合并严重躯体疾病者;(3)妊娠期、哺乳期妇女。脱落标准:过早中断药物治疗、失去联系均视为治疗脱落。按随机序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观察组患者中,男41例,女34例,年龄18~55岁,平均(35.6±10.4)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18~55岁,平均(37.9±9.3)岁。两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8),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方法

  药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协同医师为每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用药方案;每3个月门诊复诊随访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次用药教育;药师指导患者或家属如何观察并主动报告疑似药物不良反应,一旦确认可及时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药师不进行任何治疗干预。本研究为期1年。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法分别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3个等级。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状态、治疗依从性、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康复情况、就诊流程、医师诊疗方式、医生服务态度、药师服务态度、健康宣教,总共10项,其中满意1分,一般为0.5分,不满意为0分。评分结果设定:>9分为满意,6—9分为一般,<6为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抗精神病药物主要不良反应有锥体外系症状、消化系统症状、过度镇静、高泌乳素血症、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系统毒性等。根据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结果分别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O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ts)表示,两组之间比较进行≠检验或Mann-Whitney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o/o)表示,组间比较进行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1 对照组终只有72例参与,治疗脱落3例。观察组经药学干预,患者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在药师及时干预与处理下,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见表2。

  3讨论

  3.1 满意度调查结果分析

  3.1.1观察组满意度分析根据表l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药师的全程药学干预下,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其中29例患者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获得明显改善,对于病情转归与康复情况普遍表示乐观,尤其是对于药师的药学干预,患者和家属均持肯定和满意态度。满意度为一般的研究病例中包含1 1例药物不良反应和7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数患者经药学干预病情均获得不同程度改善。4例不满意病例中有3例属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由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阳性症状明显,治疗用药依从性差,无法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另外1例在治疗过程中并发慢性肾衰病情控制不够理想。不满意病例列为以后药师重点干预目标人群。

  3.1.2对照组满意度分析对照组患者维持期药物治疗仍然延续巩固期的治疗方案,未进行任何药学干预,终只有72例参与满意度调查,治疗脱落3例。统计结果满意度一般的病例中含13例不良反应和5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7例不满意病例中有1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和9例病情复发(含4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药物治疗结果满意度较低。造成部分病例治疗结果不满意(包括脱落)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4-5],具体表现为:(1)未遵医嘱用药,表现为少服、漏服或过早停用药物;(2)有些患者对药物比较敏感,无法耐受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3)患者和家属对精神分裂症治疗认识不足或缺乏认识;(4)部分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会因“病耻感”出现新的问题或新的症状而不配合治疗;f5)部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价格昂贵,经济困难者无法维持用药;(6)药物对认知损害的疗效不理想,影响社会功能恢复;(7)其他情况导致药物治疗依从性差。

  3.2药学干预情况分析

  3.2.1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比较详见表2。及时发现、处理与防治不良反应相当重要,观察组患者在药师的药学监护与干预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家属对此普遍表示满意。第一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在治疗剂量时极易出现锥体外系症状而使患者无法耐受,容易导致治疗脱落,多数临床研究支持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更适合于精神分裂症长期维持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严重不良反应之一即为心血管系统毒性,主要表现有QT间期延长、传导阻滞、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等症状。过度镇静也是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多见于开始治疗或增加剂量时。抗精神病药物长期治疗可引起体重增加、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7-8],例如奥氮平的主要不良反应就是代谢综合征,尤其是体重增加明显。

  3.2.2用药教育用药教育是药师进行复诊随访的一项重要内容,药师充分应用自己所掌握的药学信息,通过直接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解答用药疑问,通俗易懂地为患者介绍药物和疾病相关知识,提供用药咨询与指导服务,确保药物治疗方案的安全性、有效性与经济性,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意识,对预防疾病复发具有积极意义。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用药教育方面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药师对观察组患者用药教育内容包括:(1)耐心指导患者掌握合理的药物服用方法;(2)正确认识抗精神障碍药物不良反应;(3)全面了解患者用药史;(4)为特殊人群提供用药建议;(5)药物相互作用;(6)食物对药物的影响;(7)二类精神药品的合理使用;(8)烟、酒、茶与药物相互作用等。患者对用药教育有很高的需求,用药教育可以减少用药差错,避免药物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可显著增加患者临床获益,同时用药教育也是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3.2.3调整用药方案及注意事项《精神障碍治疗指导原则》或指南均提示,维持期治疗策略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至佳治疗剂量,疗效稳定,未出现特殊不良反应,尽可能不换用药物。故本研究对观察组调整用药方案时,调查分析患者用药史,结合治疗药物监测情况,根据每位患者病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为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减少给药次数是患者接受度高且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可考虑选用患者巩固期有效治疗药物的缓控释剂型,或药理作用相同、相近的长效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释放缓慢,作用时间延长,药效维持时间增加,生物利用度增大,血药浓度峰值降低、谷值提高,保持相对平稳的血药浓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l151,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药学干预精神分裂症的长期药物治疗与预防,不仅能达到增效治疗作用,还可以改善预后,对降低疾病复发风险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通过满意度调查,充分说明药学干预在精神分裂症药物长期维持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药师转移丁作重心进入临床实践并取得良好成效的佳例证,为以后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提供经验借鉴,努力成为临床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充分利用血药浓度监测、药物基因检测等精准药学方法有效解决临床药物治疗问题,包括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等疑难病例,降低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断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刘贺萍,练丽特,梁磊,等.药师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 响分析[J]今日药学,2014,24(11): 809.

  [2]甘井山,徐亚洁,运乃茹,等.临床药师干预用药依从性在心肌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作用[J].天津中医药,2016,33(11): 654.

  [3]周红霞,药师干预对出院高血压患者口服降压药依从性的影响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7,15(4): 34.

  [4]常艳丽,杨宗儒,重性精神疾病免费服药者脱落率及相关因素的调 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3,23(6):402.

  [5]农惠娟,彭伟容,王洋,等,精神病人服药依从性分析[J]中国民康 医学,2013,25(5): 72-73.

  [6]江开达.精神药理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731.

  [7]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一关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严重不良反应[J]中国药物警戒,2016,13(4): 253.

  [8]宋义军,沈莉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和预防措施[J]世界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 106.

  [9]冯洁颖.患者对医院药房用药教育的需求调查及对策[J]中国药业, 2013,22(12): 106.

  [10]杨辉,尹航,崔向丽,等,临床药师用药教育对患者获益影响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17,26(7):831.

  [11]郭玉姝,韦劲,甘明霞,等.临床药师开展用药教育的体会[J]中国药事,2015,29(9): 984.

  [12]中华医学会.精神障碍治疗指导原则[S].2013.

  [13]赵靖平,施慎逊.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第2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15:52.

  [14]杨萍,全姬善,口服缓释制剂的研究进展[J].药学研究,2017, 36(1): 44.

  [15]刘燕好,廖世雄.临床使用缓、控释制剂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上海医药,2014,35(7): 4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