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2019.09.25 10:29
293 0 0

  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

  苏景明

  【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应用于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1月-2017年1 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84例初产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并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情况。结果:分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前、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检查后Sp02、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焦虑情绪,并改善各项生命体征。故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初产妇; 产前诊断

  doi:1 0.1 4033/j.cnki.cfmr.2018.24.03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24-0079-02

  产前诊断是临床准确获取孕妇腹中胎儿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可涉及化学、生物学、细胞遗传学等学科内容,具有较高的综合性。而产前诊断可分为介入性与非介人性诊断,其中介入性产前诊断具有较高的应用范围,主要是通过细针经产妇的官腔进行检查。介人性产前诊断可有效诊断各种基因性、染色体疾病等遗传性疾病。但即便如此,介入性产前诊断对产妇机体仍具有一定的侵袭性,由于存在流产的风险,故初产妇在诊断前易出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继而影响诊断进度”。为此,为有效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应对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而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为进一步探究个性化护理在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则主要将2016年11月-2017年1 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84例初产妇进行分组,并着重探讨个性化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84例初产妇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2)。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30.10±2.00)岁;孕周18—23周,平均(20.50±1.60)周。观察组年龄22~36岁,平均(31.17±2.30)岁;孕周18~22周,平均(20.14±0.50)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1)术前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产妇就诊时,将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与整合,并帮助其建立健康档案袋,准确评估患者是否符合介入性产前检查的标准。并对其展开健康教育宣教,可耐心与详细讲解有关产前检查的注意事项、检查的步骤及配合等内容;并积极引导初产妇参与术前的准备及检查工作。在给予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时,则先对其家族遗传病史、怀孕周期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掌握,继而采用适宜的方式对初产妇进行交流,并准确评估初产妇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知识掌握度,了解其心理变化特征,继而逐步对初产妇进行疏导,提高其依从性,缓解负面情绪。(2)术中舒适护理干预。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对检查室内的温、湿度进行调控、并帮助患者调整舒适的体位等,继而保障初产妇能以舒适的状态接受检查,缓解负面情绪。故护理人员在初产妇进行检查前需将穿刺操作间的温度及湿度分别调节在21℃—26℃、400'/o—600;并对检查所需的器械等医疗材料进行检查,继而保障穿刺的顺利进行。同时,在初产妇进入穿刺室前,可详细告知手术的过程、室内环境、穿刺目的及相关护理等,并给予一定的鼓励与帮助,继而满足初产妇的需求;采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其进行沟通,继而促进初产妇能积极配合检查,提高成功率。检查过程中,在不影响穿刺的情况下可尽量减小初产妇身体的暴露面积;可与其交谈与手术有关的内容,并告知穿刺手术的操作情况,缓解其心理压力。待初产妇顺利检查后,送至观察室进行观察。(3)术后回访干预。在观察室中护理人员要对其进行护理回访,通过关爱的语气与初产妇进行交流,继而从初产妇的阐述中了解护理过程中的不足之处或其他手术情况,继而有效采纳与整合信息,优化护理流程与操作。在与其家属进行沟通时,可先告知其家属检查过程的情况,并用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告知初产妇及其家属后续进行血压、脉搏等监测的益处,继而促进其积极配合护理与检查工作。同时,告知初产妇及其家属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并以电话随访的形式询问初产妇的机体情况,告知其回院产检的具体时间。

  1.3观察指标

  使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评价两组患者分组前、检查前、后的焦虑情况(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焦虑越严重)。各项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Sp02)、呼吸频率(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采用医院白拟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给予患者评价护理质量:满意、一般与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o/o)表示,采用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初产妇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比较

  分组前两组患者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检查前、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比较[分,(i±s)]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HAMA评分比较[分,(i±s)]

  2.2两组患者检查后各项生命指标比较

 两组检查后Sp02、R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HR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检查后各项生命指标比较 (i±s)

  表2两组患者检查后各项生命指标比较 (i±s)

  2.3两组初产妇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讨论

  对于初产妇而言,由于缺乏亲身生育的经验,故相比于经过生育的产妇其心理压力及负担更重。易在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中出现焦躁、不安等心理情绪,继而影响介入性产前诊断的顺利实施,甚至降低其成功率”。为此,对其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具有重要意义。在本次研究中,则给予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并在分组前、检查前、检查后对.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评分评估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其结果表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分组前,其HAMA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在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后,检查前及检查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显著。由此可说明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继而提高护理及检查依从性[6-7]。在本次护理过程中,将护理分为术前护理、术中舒适护理及术后随访干预。初产妇在接受检查前根据其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在护理过程中告知介入性产前诊断的方法等内容,可针对性的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继而缓解初产妇对检查的心理负担及压力。而在各项生命指标比较中,两组初产妇的Sp02、R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SBP、DBP、HR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为此,个性化护理在缓解初产妇压力后,还可有效推动穿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高其成功率”。在术中舒适护理中,通过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及湿度,继而保障室内的舒适感,让初产妇能在舒适的环境中接受检查,缓解紧张或焦虑的情绪,故对于缓解心理压力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相比之下,常规护理在介入性产前诊断中存在较多缺陷,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医师进行穿刺手术,却忽略对初产妇的心理干预,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州。为此,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在采用常规护理后,其HAMA评分虽有所降低,但与观察组相比较更高。故常规护理并不能有效缓解初产妇的负面情绪。个性化护理中,对初产妇采取心理护理干预,评估初产妇对介入性产前诊断的了解程度,针对性的对初产妇进行有关穿刺手术操作的步骤、风险、舒适护理等内容的讲解;在术中舒适护理中,给予初产妇一定的关爱,尽量满足初产妇的心理需求,继而促进其积极配合穿刺手术操作。在穿刺过程中,尽量减小身体面积的暴露,给予初产妇一定的隐私尊重,继而缓解其心理压力;在术后回访中,通过与初产妇的有效交流,可从中对护理过程存在的问题或手术问题进行分析,继而不断弥补与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本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应给予初产妇介入性产前诊断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继而有效缓解初产妇负面情绪,提高本院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曾春连,王海玉,黄丹萍.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RI对胎盘植入产前 诊断价值的比较[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3): 6-8.

  [2]邓祖群,黄精贤,韦勤将,实时三维超声对胎儿畸形产前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4): 69-71.

  [3]彭怡,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7): 83-84.

  [4]马涛,岳军.1257例介人性产前诊断指征及围产结局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4):4448-4450.

  [5]康春梅,护理干预对唐氏综合征介人性产前诊断孕妇心理负担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9):1087-1089.

  [6]吴怡,王彦林,程蔚蔚,等.再次介入性产前诊断在当前形势下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14,31(3): 376-379.

  [7]黄清芬,产科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合理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 72.

  [8]高劲松,刘俊涛,介入性产前诊断适应证和禁忌证及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5(9): 825-828.

  [9]蒋彦,杨芳华,邓新娥,等.介入性产前诊断2877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9): 70-71.

  [10]侯志彦.介入性产前诊断技术在高危孕妇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 2013,53(25): 86-87.

  [11]吴晓霞,袁晖,罗彩群,等.7380例介入性产前诊断临床分析[J]中 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23(7): 47-48.

  [12]刘艳佳,熊莉娟,衡艳林.产前抑郁症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14): 106-109.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