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分析

2019.09.20 17:50
278 0 0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影响分析

  雷世芳

  【摘要】目的:研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过去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研究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对比两组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事件的例数、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仅出现2例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有效防止感染,充分保证安全,使住院治疗时间缩短,提升满意度。

  【关键词】外科手术预防性抗生素感染

  中图分类号:R6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09-0174-02

  手术切口感染属于临床普外科手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术后的早期康复会产生极大的不利影响。抗生素属于临床上用于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一种有效的药物,但是如果在临床工作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使耐药细菌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不少患者对抗生素类药物的耐药性水平增强,对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实际效果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外科手术治疗过程中,充分了解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具体种类、使用方法,可以对掌握抗生素用法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预防外科感染,对康复产生促进作用口。本文主要研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感染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年龄20~76岁,平均年龄(46.lt5.7)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发病至入院时间1~12d,平均(5.611.3)d;阑尾炎手术19例,腹股沟疝手术12例,胆道结石和感染手术6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3例;研究组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 46.4±5.3)岁;男性23例,女性17例;发病至入院时间l~10d,平均(5.2tl.O)d;阑尾炎手术17例,腹股沟疝手术15例,胆道结石和感染手术6例,大隐静脉曲张手术2例。对照组和研究组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O.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研究组在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在手术前30min半剂量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另外半剂量在手术后应用,术后第二天,全剂量应用抗生素类药物,每天分一次或两次给药,连续应用抗生素时间控制在一个星期以内,药物选择和用药剂量,由医生根据接受手术患者的实际情况而定,应该保证做到因人而异,通常选择的抗生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头孢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等几种。对照组在围手术期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类药物。

  1.3满意度评价标准:在手术结束出院当天,对围手术期感染预防方案和效果满意度进行不记名打分调查,满分为100分。超过80分为满意,不足60分为不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阁。

  1.4观察指标:在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事件的例数、住院治疗总时间、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用(xt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在术后出现手术部位感染事件的例数:研究组术后仅出现2例手术部位感染事件,少于对照组的9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

  2.2住院治疗总时间:对照组共住院接受治疗( 10.24t2.51)d,研究组(7.36+1.28)d,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研究组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达到92.5%,高于对照组的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i

  表1两组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表1两组对围手术期内感染预防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导致临床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发生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多,通常情况下I类切口不建议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但如果创面较大,手术操作所用的时间较多,或如果发生感染就会直接导致严重后果的出现,则可以适量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而Ⅱ类切口应用抗生素类药物则应该以预防为主,Ⅲ类切口在围手术期内则必须使用抗感染类药物。但外科病房收治的患者大多数是接受腹部、感染类手术的患者,所以后面两类切口发生术后手术部位感染事件的风险性相对较大,必须对抗生素的预防性应用给予充分重视。青霉素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抗菌效用相对较为稳定,和其他药物产生共同作用的可能性较小,对术后切口感染进行控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较为理想,术后对切口实施清洁处理,青霉素类药物是预防感染佳药物悯。头孢菌类、青霉素类抗生素的药理学作用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应用,预防感染的作用机制均是,对切口部位细菌细胞壁质合成过程产生破坏作用,对转肽酶进行抑制,两者都属于B一内酰胺抗生素,通过B一内酰胺类化合物,可经过其和细菌细胞膜浅层的某些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从而对蛋白质的合成过程进行抑制。经3-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会产生一种叫作自溶素的物质,该物质能够让细菌溶解,从而使预防感染的效用得以充分发挥。从临床应用的效果看,头孢菌类的抗菌效用时间、适用范围与青霉素比较更有优势。

  参考文献

  [1]许红红,刘允香,黄婉锋.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89-90.

  [2]安艺萍.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3,13(5):1301-1302.

  [3]陈秋英,李建海.骨科无菌手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93,98.

  [4]蒋凯,陈玲玲,史优波,等,不同固定法对深静脉局部穿刺点感染的对比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2):1127-1129.

  [5]刘颖,张艳萍,季淑婷.手术室护理在骨科无菌手术的应用分析及对切口感染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4,11(4):242-243.

  [6]谢彩颜,朱玉兰,潘艳芳,等,感染管理与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4,8(4):11-12.

  [7]李洪波,姜东霞,章瑞云,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7):4388-4390.

  [8]刘宁,肖琴,刘美玲,等,护理管理在预防老年患者医院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6):1410-141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