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

2019.09.07 14:40
392 0 0

  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

  刘巧玉

  【摘要】目的:分析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其干预对策,为眼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眼科疾病住院患者124例资料,分析其致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24例眼科住院患者中,致眼感染的主要感染因素在于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分别56.45%和29.84%;另外小部分感染因素有术后的切口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和泌尿道感染等,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住院患者的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呼吸道感染所致为主,因此未来的干预对策应该从无菌管理入手,以此来减少细菌的侵入,辅以抗菌药物治疗,做好住院过程中的干预和管理工作等,采用干预手段控制或减少眼内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眼科;住院患者;眼内感染;危险因素;干预对策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lA 【文章编号】1672-7878(2018)05-807-003

  通常情况下,对于眼科住院患者的治疗和管理,需要保持高度严谨和精密。由于患者眼部的治疗,行动不便,发生感染的可能性相对较高,不仅造成二次疾病,还会影响患者的恢复进度。为此,笔者分析了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探讨其干预对策,为眼科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12月间收治的眼科疾病住院患者124例资料,其中患者(男58例,女66例)年龄介于2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0土9.06)岁,分析其致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眼科疾病种类主要有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疾病等。

  1.2 方法

  对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引起眼内感染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时间、并发症和感染部位,分析其发生眼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4.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值士标准误(x土s)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f检验或Z检验,P<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主要感染因素在于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分别占据了总例数的56.46%和29.84%;另有小部分患者感染因素主要有术后的切口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和泌尿感染等,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致眼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见表1。

  表1 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主要因素(胛,%)

  表1 眼科住院患者致眼内感染的主要因素(胛,%)

  3讨论

  由于眼科患者需要经过各类检查和治疗,操作步骤较多,同时眼球部位的组织结构相对复杂,一旦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眼球与外界的直接接触,必然导致各类感染的产生。而临床上对于如何控制感染一直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旨在控制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

  从本文的研究(表1)结果来看,眼科住院患者的主要感染在于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染。呼吸

  道感染例数70例占56.45%,超过50%说明了呼吸道感染是致患者眼内感染的主要因素。

  由于眼科患者需要接受各类侵入性和接触性的检查,如果在无菌操作或是气道管理工作中不够严谨和细致,必然会导致感染的产生口1。此外,病房空气不流通、被褥床单的飘絮问题等,也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条件。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胃肠道感染例数37例占据了本次研究的29.84%,这些患者的眼内感染和药物的使用有关。因为眼科疾病的特殊性,导致患者需要服用抗茵药物、甚至要进行鼻饲。而这样的情况下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必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功能紊乱而产生胃肠道感染也是可以预见的。另外,创面切口感染、皮肤感染、血液感染和泌尿感染也有出现,也给后期的治疗和干预工作提供了主要的工作方向,需要结合这些感染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1。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采取干预对策,可以减少或避免眼内感染的发生。

  (1)预体系构建。根据对患者感染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到不同的影响因素下,患者出现感染的可能性也有所差异。因此,根据患者的情况来构建完善的干预体系,对于减少患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干预过程中需要意识到人员的流动是产生交叉感染的重要原因,所以无菌技术操作成为了主要的工作目标。如果患者需要进行吸痰、雾化吸入,则需要对连接装置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从根源上避免产生感染的可能性。为了能减少外部环境对于患者的影响,还应该加强病房的空气流通,安排专门的人员进行巡视检查,从而建立严格的人员管理、器械消毒、物品使用体系,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因为患者本身的眼部疾病,在行动上会具有诸多不便,且住院卧床的时间较长,还应该考虑到是否会因为长期卧床产生褥疮或泌尿疾病,引发后续的各类并发症和感染

  (2)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要减少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可能性,医务人员本身的无菌操作是至关重要的。由于手在日常工作中的频繁使用,导致手成为了细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因而对于医院来说,所有医务人员都应该具备无菌操作的意识,加上无菌观念,以预防来带动防治,并严格控制好手部消毒工作,例如当医务人员接触到患者之时,或是接触到患者的体液、皮肤、分泌物、衣物等,应该立即进行洗手,视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要进行手部的二次消毒处理。对于患者的衣物要安排人员定期清洗,从而有效控制感染源,特别是当患者具有结膜炎、角膜溃疡等症状时,要尤其注重交叉感染的防护工作,在进行各项操作时都应佩戴手套,并在处理完毕之后进行消毒洗手处理。

  (3)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给患者带来胃肠道功能的紊乱,影响正常进食而出现感染。但这并不代表抗菌药物需要被停止使用,相反,如果能合理使用抗茵药物,那么可以有效降低各类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产生,并且辅助治疗,以提升治疗效果,减少因药物过量使用出现的耐药性。根据患者的病理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果患者出现了细菌性感染,那么就应该及时地查出病原菌,并根据病原菌的种类,配合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来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作为医院来说,在所有患者开始治疗前就应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以便于及时开展针对性的治疗H,。另外,如果患者病情相对严重,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推测,如果仍然疗效不佳,那么就应该结合患者的发病特征、基础疾病等来给予各类治疗手段。

  (4)灭菌隔离工作。灭菌隔离工作主要体现在医用器械或设备使用方面。对于医疗器材,尤其是各类一次性的期待,在使用后要及时进行集中销毁,保持灭菌工作的稳定性。如果是消毒剂的使用,则应该防治消毒过程中出现和容器的二次污染。对于眼科疾病的患者来说,常见的器械包括开睑器、眼压计、泪点扩张器、睫毛镊子等,要定期进行集体消毒灭菌处理,而其它的容器等也要进行灭菌管理。总而言之,就是要严格将灭菌隔离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从而预防眼科住院患者的感染。

  (5)良好的干预措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是减少眼科患者感染的重要条件。因为眼科患者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出现了操作失误,患者必然会受到影响出现损伤,例如患者年龄偏大,又进行了眼部手术,在没有良好干预措施保障的前提下必然会出现摔倒、坠床等,这也需要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另外,如果患者的免疫机能或是身体条件本身较差,还应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了解后,通过合理的医患沟通来保障管理,例如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做好健康教育,也是避免类似问题产生的重要方式。

  分析结果显示,眼科住院患者的感染因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也包括一些其他方面的细节因素。因此未来的干预对策应该从无菌管理入手,以此来减少细菌侵入,辅以抗茵药物,做好住院过程中的干预和管理工作等。在未来类似工作中,应采用相同的干预手段控制,以减少眼内感染的发生,提升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谢祝斌,谢巧庆,梁轩炜,眼科住院患者感染的危险因 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5):1235-1236.

  [2]黄静育,高龄眼科住院患者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防范对 策[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8):63-64.

  [3]霍淑平,郭莉.眼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危险因素及干 预措施[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816-1817.

  [4]鲁小华.眼科患者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对策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7):1071-1072.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