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2019.09.06 10:36
477 0 0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贺文成

  【摘要】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对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一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用于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均具有一定的疗效,但利奈唑胺的疗效更佳,且起效快且安全性高。

  【关键词】重症感染;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969.3‘ 【文献标志码lA ‘【文章编号】1672-7878(2018)05-793-003

  临床研究发现重症病患感染发病率较高,作为导致此类病患死亡的重要原因,以往医者在重症感染诊疗中存在一定误区,如忽视感染源和炎症的鉴别,忽视病患体征及临床症状,盲目使用抗生素,致使病菌产生耐药性,加大治疗难度,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医者在为重症感染病患诊治时以确定感染部位、明确感染严重程度入手,遵循药代动力学效学理论,规范使用药物辅助检查结果评估治疗效果以提高感染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规避耐药细菌的产生”1。利奈唑胺作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而万古霉素是糖肽类抗生素,二者常被用于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但二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尚有异议,为探索重症感染病患有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利奈唑胺治疗重症感染患者,并与盐酸万古霉素的临床疗效做了比较,评价了二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重症感染患者8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介于26—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土3.7)岁;其病因类型为呼吸道感染10例、消化道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8例和皮肤感染10例。对照组患者(男20例,女20例)年龄介于29~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9土3.4)岁;其病因类型为呼吸道感染8例、消化道感染12例、泌尿系统感染10例和皮肤感染10例。两组患者重症感染均症状均符合“重症感染相关诊治标准”。排除药物过敏者、合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及精神交流障碍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J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即查找感染源、清除病因、控制感染、给予营养支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改善微循环、抗休克及防治并发症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注射液(商品名“斯沃”,挪威Pfizer AS,规格为300 mL:600 mg)600 mg,静脉滴注,q12h,连续治疗14 d。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规格为0.5 g相当于50万U) 200万U,q24h,静脉滴注,给药速度1万U/min,连续用药14 d。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判别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失眠)的发生率和症状复常时间的差异。

  临床疗效判别,按:(1)显效,治疗后患者经血茵培养检测结果示阴性(>3 d),呼吸道感染病患咳嗽、多痰、呼吸困难、低热、肺哕音症状消失;消化道感染者消化不良、腹痛、腹泻及黏膜出血症状消失;泌尿系统感染者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及尿道灼烧感消失;皮肤感染者皮肤瘙痒溃疡症状消失者;(2)有效,治疗后患者经血菌培养检测结果示仍为阳性,但病患临床症状得到缓解者;(3)无效,治疗后患者病情有恶化倾向者。计算总有效率,即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组例数Xl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版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资料采用均值土标准误(妊s)表示,组间数据的比较采用f检验或Z检验,P< 0.05表示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为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比较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为(4.5土1.1)d明显早于对照组为(5.6士1.4)d(户2.763,P< 0.05)‘。

  2.3 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各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而对照组患者发生头痛2例、恶心4例、呕吐2例、腹泻4例、皮疹2例和失眼2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民众对健康意识的提升,以及医疗卫生手段的完善,致使重症感染愈发受到医者重视,但其病死率仍高居不下。据报道口1,美国重症感染人群发病率达300例/10万,25%在院内病死,我国虽未整理流行病学资料,但多个临床研究中心指出中国重症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较之美国更高且地域差异较大,因致病微生物复杂(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等)、感染部位多样(呼吸道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皮肤等)及易感因素差异(年龄、性别、人种等)加之器官功能衰竭、线粒体功能障碍容易加大诊治难度。抗生素( antibiotic)在低浓度下选择性抑制某些微生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其对病原微生物具有极佳抑制和杀灭作用,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但抗生素过度使用加大了对细菌耐药性、超级细菌,以及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危害的产生。

  万古霉素属于糖肽类抗生素,因药效强多在其他抗生素应用无效时使用,重症感染病患使用该药物可通过抑制细菌生长、繁殖及细菌细胞壁合成,发挥药效,虽与其他抗生素合用无交叉耐药性,但有引发耳毒性、肾损害及过敏风险,静脉滴注时会出现口麻、皮肤瘙痒及感冒样症状,因此在使用该药物时应严格把控药物浓度和滴注速度,加大监护力度,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提高用药安全性[3-4]。

  利奈唑胺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作用于细菌50 S核糖体亚单位且接近作用部位,患者使用该药物不会影响肽基转移酶的活性,仅抑制mRNA与核糖体连接,阻断70 S起始复合物形成和细菌蛋白质合成,在体外不易诱发细菌耐药性,当前被广泛应用于茵血症、(非)复杂性皮肤感染、院内/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医疗中,疗效较为理想,且不良反应少,部分患者用药期间出现恶心、头痛、腹泻等症状,停药后均可自动缓解,安全性较佳。

  本文旨在分析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重症感染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的疗效较为显著,研究结果与王振宇报道,研究结果相类似,该学者在《重症感染运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的分析》一文中,指出重症感染患者给予利奈唑胺治疗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也减少了对肾功能的损害,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慧峰,余吉,利奈唑胺治疗神经外科手术致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6,35(21):143-144.

  [2]李雪锋,利奈唑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重症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J]中国药业,2017,26(15):76-78.

  [3]钱宇,高闯,龚之涛,等,利奈唑胺替代万古霉素治疗颅内细菌性感染的初步探讨[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7):718-722.

  [4]赵丰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重症医学科MRSA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4):695-698.

  [5]王振宇,重症感染运用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治疗的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6,11(11):1423-1424.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