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主观能动性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主导作用

2019.11.04 10:35
394 0 0

  探讨主观能动性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主导作用

  苟晓霞 吴银萍 范东燕 张娴

  摘要目的探讨主观能动性在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中的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本科138例脑卒中的一侧肢体偏瘫患者,通过在一对一肢体康复训练中的言语交流,积极引导、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主动运动,对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等多种形式增强患者的主观能动性。评估比较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意志力、情感、自主行为、生活能力。结果患者入院时、入院一周、出院时各评估一次,结果显示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意志力、情感、自主行为、生活能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改善。结论 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可加快康复治疗进展,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收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需对取得的效果加以强化,以达到好康复效果,以至痊愈。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 2018) 24-0051-03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人大脑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脑卒中疾病来势凶猛,致残致死率高,我国脑卒中患病率呈整体上升趋势,且患者年轻化趋势明昆[1]。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医学的不断发展,脑卒中疾病患者的存活率大大提高,约2/3的人不同程度存留有后遗症,如认知和知觉功能障碍、交流和言语功能障碍、心理和情感障碍等,常见的还是运动功能(常伴随感觉功能)障碍——偏瘫。康复对脑卒中患者的整体治疗的效果和重要性已被国际公认。脑卒中患者经康复治疗后,第一年末约60%可达到日常生活自理.20%需要一定帮助,15%需要较多帮助,仅5%需要全部帮助。因此康复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防止继发障碍、改善功能非常重要。笔者从本科选取138例肢体偏瘫患者在进行一对一康复训练中,认识到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在康复训练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本科从2014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中138例偏瘫患者,年龄15 - 84岁,男96例,女42例,均神智清晰,能正常沟通和交流。

  1.2方法患者入院时评估一次,开始进行康复指导,并引导激励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人院一周时评估一次:出院时评估一次。通过一对一肢体康复训练中的言语交流,主动刺激肌肉收缩,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主动运动,对取得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制定个体训练计划,循序渐进加强训练模式,加快训练进度,巩固训练成果,进行多方位全面系统康复训练。

  1.3评价标准分别在患者入院时一入院一周后、出院时评估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意志力、情感、自主行为、生活能力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2结果

  入院时、入院一周时、出院时的评估结果,见表1。

  表l 13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评估结果对照表n(%)

    项目

例数(n)

  入院时

  一周后

  出院时

肢体功能





(肌力评定)

    138

    0-2级

    卜3级

    2-4级

意志力

    138

弱   109( 78.99)

较强98(  71.01)

强烈90(  65.22)

 

情感

 

 

    138

 

    低落冷漠

 

    123f  89.131

平静愿意交谈

 

    118(  81.51)

丰富积极参与

 

  110(  79.71)

 

自主行为

 

 

    138

 

  无自主活动

 

  117(  84.78)

督促被迫接受

 

  117(  84.78)

  愿望强烈

 

  110(  79.71)

 

生活能力

 

 

    138

 

    消极

 

  108(  78.26)

  主动参与

 

  98(  71.01)

  积极自理

 

  78(  56.52)

  由表1可知,患者在肢体运动功能、意志力、情感、自主行为、生活力等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还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说明主观能动性对患者的临床康复起着积极作用。

  3讨论

  3.1主观能动性调动大脑神经介质和激素的释放和增加神经介质如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多巴胺、乙酰胆碱、谷氨酸,在大脑的神经突触间隙多了会造成兴奋。主观作用具有双向调节,提高免疫力,激发大脑中枢神经核,调节神经突触处活性介质平衡,还通过激发内源性积极因素,神经结构和功能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2]。

  3.2信心与意志的培养①从思想上激发良好的愿望;②激发产生实现目标的强烈责任感:③调动产生积极健康的情绪情感:④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⑤引导培养自我锻炼“大的胜利就是征服自己”:⑥针对个人特点,激发自身的意志品质。制定一个合理的计划,包括目标和完成目标的期限,目标要明确,具体实现起来更有动力。这个目标不能设定得太高,太高不易完成,就会让患者失去信心:当然也不能定得太低,没有挑战性的训练更容易使患者产生疲倦,对意志力的培养没有好处。

  3.3依从性和依托性的负面影响 依从性或依托性对PT或OT训练起反作用。依从性是患者对家属依赖,依靠家属的服侍,心安理得地等待家属的被动锻炼,对有主动动作的患者是极为不利的:依托性是患者对康复师的依赖,把自己交给医生和康复师,没有康复师的监督,患者就不能认真地去完成训练动作,对自己失去信心,主动性丧失。对这一类患者要耐心引导,制定专人训练计划,及时跟进训练,对取得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肯定。激发康复的信心,使之主动参与到训练中来。

  3.4角色转化应及时患者定位缺失,表现为拒绝式家长制作风,遵医行为欠缺,不服从医嘱。康复师和医护人员应协同家属及时建立协作,帮助患者及时转化角色,顺应病情的转归,应承接家属的协助,接受康复师的指导和建议,在疾病稳定后应积极进行康复训练,早期以被动锻炼为主,逐渐过渡为以主动运动为主的训练。

  3.5心理疏导主要从主观能动性着手。脑卒中的患者大都存在偏身肢体运动感觉障碍,影响生活、工作和行为习惯,带来很大的精神障碍,又因为疾病发生突然,致残率又高,使患者心理承受巨大压力。一般有焦虑、忧郁、失落感、自卑感、孤独感。要针对不同个体,不同心理障碍给予心理疏导和治疗,同时要指导患者培育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康复运动训练,增强自信心,改善情感,提高生活质量。

  3.6患者之间的影响力 患者之间起积极的带动作用,利用工休座谈会、康复训练期间大家在一起的时间,传播正能量,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切磋,比较对照,加强自信心的建立,强化训练成果。恢复好的病例,往往成为对方患者对未来康复的期望值,且成正比呈现,期望值越大,主观能动性越积极,康复效果越显著。

  3.7康复训练的连续性和渐进性 中风患者度过危险期后,就进入康复锻炼阶段,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恢复期康复治疗可进一步挖掘患者的潜在功能、提高肢体的运动功能和独立生活能力。康复治疗计划要根据患者的需要和治疗条件制定远期计划和近期计划,只要持续坚持锻炼,身体功能仍能有改善;不坚持进行锻炼,已经恢复的功能往往会退步。提高康复锻炼的积极性,避免单调疲劳性的影响,为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创造条件。

  3.8康复训练在疾病早期介入的成效显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进行康复训练,促进功能区重建,有利于肢体功能达到正常状态。一般在缺血性卒中24 h后,出血性卒中72 h后,病情稳定就开始康复训练,包括早期功能位的摆放,肢体的被动活动,肌肉的按摩,神经肌肉电刺激,主动动作的引出及强化,异常行为模式的纠正,言语功能的训练等等。坚持康复训练,循序渐进,3个月-6个月恢复佳.90u/o以上患者可得到恢复,达到生活能力自理,改善了患者个人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减轻了一定的社会负担,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

  3.9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患者家庭及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应及时跟进。如果家属没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延误了康复时机或缺乏康复理论知识,患者可能会永远卧床。可见,患者家属一定要有主动性,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随着医疗体制加大改革力度,全民均可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议尽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真正做到“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尽量促进每个脑卒中残疾患者达到大的康复,让每一位脑卒中患者回归到家庭和社会中。

  4结论

  经临床观察表明,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加快康复治疗进展,只要坚持康复治疗,可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和劳动技能,收到药物所不能达到的治疗效果[3],康复治疗可促进脑细胞功能重建的理论基础是中枢神经可塑性理论[4]。康复治疗使患者不受情绪和外源因素的制约,能带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承担自己的家庭和社会责任;同时家庭社会的支持和参与让患者体会到家庭和社会的温暖,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改变不良行为模式,从而促进临床康复。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物质文化和生活条件的提高,脑卒中患者的人数逐年增加,且反复发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挑战。医疗模式的转变、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使脑卒中患者的生存率大大地提高,脑卒中后遗症残疾患者的人数也在递增,所以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的康复训练刻不容缓。探索寻找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模式,尽快尽早促进每一位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康复是我们康复护理义不容辞的责任;疏导鼓励,积极指导,激发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应用到患者康复治疗训练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取得的效果加以强化,有利于达到大康复效果,以至痊愈。因此引导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康复治疗效果显著,前景看好,且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好,能主动配合。

  参考文献

  [1]王陇德.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10.

  [2]程琳,黄红云,解自行,等,现代神经修复学治疗方案临床初探[J].中国医学前沿,2010,5(1):9-10.

  [3]程义娥,蔡伟红,谢杰.系统康复训练对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245.

  [4]谢财忠,唐军凯.脑性瘫痪功能康复训练的技法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 24):128-130.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