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冠心病临证经验

2019.10.17 10:27
388 0 0

  万启南教授治疗老年冠心病临证经验

  孙亦轩1,万启南2,孔 欣1,曹 同1

  (1.云南中医学院临床医学院,云南昆明650500;2.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21)

  摘要:万启南教授致力于老年冠心病的研究,通过30余年的临床实践与系统研究,认为冠心病相当于中医胸痹心痛,虚是老年人胸痹(冠心病)发病的病理基础,而痰、瘀、火毒是重要的病理因素。在临床中万启南教授巧用生脉散加减,运用扶正补虚、化痰活血、清热解毒之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的症状在治疗后有了大幅度改善,患者的冠脉CT或冠脉造影以及血管彩超结果经治疗后狭窄程度也有了明显减轻。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中医治疗;名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 -2349(2018)09 -0005 -03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1]。老年冠心病具有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情发展较快、误诊漏诊情况较多、合并症较多,治疗预后较差等特点。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的范畴。万启南教授是云南省中医,擅长于中西医结合诊治老年性疾病,现将导师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五脏皆虚,病之本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年四十,阴气自半,起居衰矣”;《太平圣惠方》:“夫心背彻痛者,由人脏腑虚弱,肾气不足,积冷之气,……故日心背彻痛也。”可见,人至老年,元气虚衰,五脏虚损,精气血不足,即出现全身各脏腑功能失调,生理功能紊乱甚至病理产物生成的现象。这一变化是老年人产生各种疾病的内在原因,而“脏腑虚”中与老年冠心病关系为密切的,当属心、肝、脾、肾四脏。其中,肝藏血,调节全身血量,心肝相互协调则心有所主,肝有所藏,气血运行有序[2],《明医杂著·医论》载:“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认为肝气滞乃心系病的病机源头,故治须调肝顺气,而心病自愈,故在治疗患者胸痹止痛时应配伍疏肝之药以调畅气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营养全身,运化所成的气血通过经脉以灌注、滋养心脉[3],诚如《素问·经脉别论》所言:“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脾胃功能正常水谷得消,气血充旺,则血脉冲和,心脉灌注正常。肾为阴阳之根,与心水火相济,肾之阴精可助阳化血,肾之元阳可助心通阳[4]。《素问·藏气法时论》载:“肾虚者虚则胸中痛。”心肾二脏同属少阴,以经络相连,若肾阳亏虚,则心失温煦,心阳不振,鼓动无力;若肾阴亏虚,则心失濡润,营阴亏耗,脉道空虚发为胸痹。可见,老年人素体亏虚致机体失养、阴阳失衡,尤其是心、肝、脾、肾虚,使心血不盈、心脉失养或气虚不能行血,导致血行不畅进而造成心脉瘀阻,如未能及时治疗,均有可能演变成为胸痹。

  2痰瘀双毒,合并致病

  2.1痰毒扰心痰浊的生成主要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水谷津液代谢失常所致,其产生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老年人脏腑功能衰退,胃虚无力“游溢精气”以“上输于脾”;脾虚不能.“散精”以“上归于肺”;肺虚难以“通调水道”以“下输膀胱”;肾虚气化失司,水液不化;肝虚疏泄不及,气机郁滞,皆可打破“水精四布,五经并行”之生理,使水液停聚。所以从肝气的疏泄异常、脾失健运、肾气亏虚失于气化开合,到气血失调、气机逆乱和阳气虚衰,都会影响到人体“水液”的正常代谢,从而在体内异常堆积,湿聚而成疾浊之邪,所以古人有“液有余便为痰”(《成方便读》)之说。痰浊聚积为毒,痰毒交织浸淫心脉。

  2.2瘀阻心脉《医林改错》指出:“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主血脉,血液运行赖心气推之,若元气已虚,则推动无力,血停而瘀;且阳虚日久,阳损及阴,阴血亏少,运行迟滞,亦可致瘀;或肺气不足,则大气虚陷,不得下贯心脉,无力行血,而致血瘀。如《景岳全书》指出:“凡人之气血犹源泉也,盛则流畅,少则壅滞。故气血不虚则不滞,虚则无有不滞”。可见,古人早就发现瘀血为“胸痹”的致病因素。

  2.3痰瘀互结在病理上,痰瘀相关,现代越来越多的患者都有痰瘀互结的症候,而不是痰瘀单独存在。如《血证论》日:“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在胸痹心痛病因方面,多痰瘀并提[5],因痰源于津,津源于血,津血同源,故有痰瘀同源之说,且临床之证以痰瘀兼夹者多见。

  曹仁伯《继志堂医案》载有“胸痛彻背,是名胸痹……此病不惟痰浊,且与瘀血交阻隔间”。尤在泾亦日:“若有湿痰死血,阻滞其气而不得调达,两相搏击,则痛甚矣”。如各种原因引起津液代谢失常,水湿运行阻滞,则生痰浊水饮,痰浊水饮使气机郁滞则血行受阻,而生瘀血。然而瘀血久而不去,阻碍津液的运行,则痰浊水饮又生,积而不解,陈腐日久,则生秽浊。

  3痰瘀化火,热扰心神

  “火毒”引起冠心病胸痹的病机理论始见于《素问·刺热篇》:“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这说明火热之邪进入人体可以导致冠心病胸痹的发生。而痰瘀日久化火毒是冠心病胸痹病情发展和恶化的关键所在[6]。而“火毒”又可分为实火和虚火之分[7]。清代程钟龄曾对此论述,“夫实火者,六淫之邪,饮食之伤,自外而人,势犹贼也;虚火者,七情色欲,劳役耗神,自内而发,势犹子也”(《医学心悟·火字解》)。唐·孙思邈则在《备急千金要方·心脏·心虚实》中记载了“心实热”的脉证:“左手寸口人迎以前脉阴实者,手少阴经也,病苦闭,大便不利,腹满,四肢重,身热,名日心实热也。”这是热邪客于心经所致的里实热证。虚火之产生,本源于脏腑阴阳气血之亏损,故在致病过程中,脏腑组织受损而表现出虚火证候群,这一发病机理,即为虚火致病的病机,清·陈士铎《辨证录》,日:“肾水交心,而成既济之泰…故既济而心安,未济而心烦耳。老人孤阳无水,热气上冲,乃肾火冲心。火之有余,实水之不足。”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日:“有阴气内虚,虚火妄动,…或虚大无力者是也。”所以肾阴耗损,不能上养心阴,心阴虚,心火扰动,可致虚烦。心阴亏损、心阴不足,心阳偏旺,阴不恋阳,阳不入阴,心神不宁。这些虚火证候大多在冠心病患者中非常常见。而火毒又会炼津为痰,痰浊阻滞血行而化瘀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4治法方药

  在选方用药上,因老年人脾胃运化之力较弱,不胜厚味重剂滋补,加之精血难于速生,所以常用太子参、麦冬、五味子等轻清之品益气养阴为基础,酌情选用枸杞子、桑葚、酸枣仁、制何首乌等养肝益肾,填精补血;白术、茯苓、砂仁、陈皮、枳实、法半夏、竹茹、石菖蒲、藿香、佩兰等健脾化湿,理气消痰;鸡内金、焦山楂、炒神曲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当归、丹参、川芎、赤芍、郁金等养血活血,化瘀降浊;生地黄、赤芍、黄连、黄芩、栀子、芦根、连翘、蒲公英、鱼腥草、菊花、淡竹叶、荷叶等凉血散血,清热解毒;稀莶草通经活络;莲子清心安神,交通心肾;仙鹤草补五脏之虚。此外,若近日胸痛明显者,延胡索、川楝子可以行气止痛;甘草护胃缓中,调和诸药可为佐使之功。如此,虚损得补,正气来复,而痰消瘀祛,气机无阻,则气血运行流畅;热清毒解,脏腑清净,则脉道滑利,经络畅通,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5医案举例

  熊某某,男,67岁。初诊:2016年9月22日。胸闷、阵发性胸痛2年余,加重1月。2014年5月,患者无明显诱因突感心前区疼痛,持续数秒钟后缓解,患者未做特殊处理,后患者连续发作胸部憋闷伴左侧胸痛,并放射至左臂内侧,剧痛难忍,伴窒息感,数分钟后疼痛自行缓解,但周身瘫软,大汗出。患者于2016年4月12日至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行冠脉CT、颈部血管彩超检查,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劝患者行支架手术,患者拒绝,给予“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倍他乐克”口服,静脉滴丹参注射液治疗1月余,症状缓解。但此后胸痛连及后背等仍间断性发作,遂来本院就诊。现症见:胸闷、阵发性胸痛,乏力,气短,汗出,纳可,口干欲饮,眠可,二便调,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白,脉弦细。查体:血压130/80mmHg,心率75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V4 - V6导联下降0. Imv,T波Ⅱ、Ⅲ、avF导联低平。中医诊断:胸痹(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西医诊断:冠心病,心绞痛型。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药生脉散加减:子参30 g麦冬15 g五味子10 g川芎10 g赤芍15 g炒黄连10 g稀签草30 g仙鹤草30 g炙延胡索15 g炒川楝子15 g炒酸枣仁15 g砂仁10 g甘草10 93剂,水煎服。患者服上方后,胸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气短改善,口干有明显改善,法病机,守法不更,继服上方。后在上方基础上加减进退,用法半夏、陈皮、茯苓、竹茹、炒枳实、制何首乌、炒白术、石菖蒲、藿香、佩兰、延胡索、炒川楝子、生地黄、炒黄芩、芦根、淡竹叶、荷叶、莲子等药。共服130余剂,诸症消失,心绞痛未再发作。本例老年男性,年过六旬,五脏之气已虚。心主血脉,心气不足,不能帅血运行,所以心脉痹阻,不通则痛,故胸痛发作;乏力、气短、汗出亦为心气虚之表现;口干欲饮、舌质暗红有裂纹、苔薄白为心气阴虚、血脉瘀阻之征。辨证为气阴两虚,瘀血阻络,治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中太子参、麦冬、五昧子益心气养心阴;丹参、川芎、赤芍、炙延胡索、炒川楝子活血通脉止痛;炒黄连清热解毒;稀莶草通经活络;炒酸枣仁、砂仁、甘草健胃益气,宁心安神。诸药合用,使心气阴足,心脉通畅,胸痛减轻。在整体治疗过程中,患者症状在服用第二剂方剂时就有了明显改善,后期的方剂一直沿用了扶正补虚、化痰活血、清热解毒之法,为的就是调整阴阳,使机体达到一个平和的状态,阴阳平和,则心气通顺,心气通顺则血脉通畅,血脉通畅则胸痹得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964.

  [2]赵明芬,安冬青.胸痹心痛病因病机三期论[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7):833 -834.

  [3]刘绪银,路志正,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从脾胃论治胸痹(冠心病)[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7):4.

  [4]龚少愚.心律失常中医治法浅析[J].陕西中医,2005,(4):2.

  [5]杜蕊,杨关林.杨关林教授痰瘀论治冠心病经验探析[J].第十次中医药防治老年病学术交流会,2012.

  [6]李鑫辉,黄淼鑫,从中医“瘀”“热”“毒”浅析活血清营解毒法治疗冠心病胸痹的理论依据[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21.

  [7]肖小丹,“火”不可乱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5):64 -65.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