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联合D -二聚体对早期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2019.10.15 15:34
355 0 0

  纤维蛋白原联合D -二聚体对早期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张宏 丁科 邓应彪 方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五三中心医院急诊科河南郑州450042)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FIB)联合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47例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期45例有肺栓塞临床表现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均抽取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离心取血浆送检,以Cluass凝固法检测血浆FIB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FIB及D-D水平,血浆FIB、D-D水平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血浆FIB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FIB联合D-D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敏感度(93.62%)、准确度(85.87%)高于单独检测诊断敏感度(44.68%、70.21%)、准确度(66.30%、73.91%) (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77.78%)与单独诊断特异度( 88.89%、77.7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联合诊断Kappa指数高于单独诊断。结论: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FIB及D-D水平呈过度表达状态,且FIB及D-D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进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早期肺动脉栓塞;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563.5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8.08.057

  肺动脉栓塞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可进一步发展为肺出血或坏死的可能,进而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故早期对肺动脉栓塞作出正确诊断;使患者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凝血系统激活导致高凝血症及纤溶亢进,进而诱发静脉血栓形成,栓子脱落循环至肺动脉是肺动脉栓塞发生重要机制,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等与凝血系统有关的因子在肺动脉栓塞发生、进展中有积极参与作用㈣。FIB-是-种与凝血有关的蛋白质,在凝血酶作用下FIB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继而交联为纤维蛋白,参与到血液凝固。D-D是一个特异性纤溶过程标记物,当机体血管内存在活化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时,D-D水平可显著升高,通常可反映高凝状态等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本研究选取我院47例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通过设置健康对照组,探讨FIB联合D-D水平检测在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8年2月我院47例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设为观察组,符合《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中肺动脉栓塞诊断标准[4],排除合并急性感染、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肾衰竭或心脑血管疾病等;其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26—68岁,平均(47.85t 10.22)岁。另取同期45例有肺栓塞临床表现的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1例,女24例;年龄25~65岁,平均(46.13t 11.07)岁;其中,肺炎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例,肺癌4例,呼吸衰撑竭10例,其他3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经医院审核批准,且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同时排除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1.2研究方法 (1)血液标本采集及处理:抽取受检者清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6 ml,置入枸橼酸钠抗凝试管中,离心(3 000 r/min,10 min)后分离血浆送检,检测需在血浆分离2h内完成。(2)检测方法及仪器:以Cluass凝固法检测血浆FIB水平,以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浆D-D水平,仪器为希森美康CS-2000i全自动凝血分析仪,采用配套试剂盒,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3)诊断界值:FIB水平>4 g/L判定为阳性,D-D水平>0.5 mg/L为阳性,联合检测时任一指标水平超过诊断界值,则判定联合检测诊断结果为阳性。

  1.3观察指标 (1)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FIB及D-D水平比较。(2)血浆FIB、D-D水平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中的价值。

  1.4统计学处理 以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检验: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检验水准a=0.05。

  2结果

  2.1 两组血浆FIB及D-D水平比较观察组血浆FIB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血浆FIB及D-D水平比较(x±s)

    组别

    n

  FIB  (g/L)

  D-D  (mg/L)

    观察组

    47

    5.47t  1.45

    1.21±0.19

    对照组

    45

    4.03±1.12

    0.53±0.12

    f

    5.314

    20.421

    P

    O.ooo。

    o.ooo

  2.2 FIB、D-D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结果见表2。

  表2 FIB、D-D单被诊断及联合诊断结果(n=92)


肺动脉造影

 

    FIB

 

  上——

    D-D

 

    上——

    联合检测

 

 

 

    合计

 

    +

21

    26

    33

    14

    44     3

    47

 5

    40

    10

    35

    10     35

    45

    合计

26

    66

    43

    49

    54     38

    92

  2.3 FIB、D-D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价值FIB联合D-D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敏感度(93.62%)、准确度(85.87%)高于单独检测诊断敏感度(44.68%、70.21%)、准确度(66.30%、73.91%)(P<0.05),联合诊断特异度(77.78%)与单独诊断特异度(88.89%、77.7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诊断Kappa指数高于单独诊断。见表3。

  表3 FIB、D-D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价值

检测指标

敏感度

特异度  

准确度

X值

P值  

Kappa指数  

95%可信区间

  FIB

44.68  (21/47)

88.89  (40/45)

66.30  (61/92)

    11.176

    0  001

    0.332

0.150~0.515

    D-D

70.21  (33/47)

77.78  (35/45)

73.91(68/92)

    19.3  85

    0.ooo

    0.479     

    0.275—0.683

  联合检测

93.62  (44/47)

77.78  (35/45)

 85.87  (79/92)

    45.434

    0.000

    0.716

0.514~0.918

  X2值

  26.567

  2455

  9  640

  P值

  0.000

  0.293

  0.008

  3讨论

  数据显示,未经治疗的肺动脉栓塞病死率高达20%~30%,而及时、有效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5]。但早期肺动脉栓塞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且临床表现具有多变性,导致漏诊、误诊率高,进而影响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因此,临床亟待寻找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用以早期诊断或排除肺动脉栓塞。

  机体血液高凝状态是诱发肺动脉栓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且相关研究发现,血栓形成过程与FIB、D-D两种生物标记物有明显关联,故FIB与D-D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肺动脉栓塞发病[6]。FIB是一种由肝脏合成具有凝血功能的蛋白质,其水平过度表达可增加血液黏度,并促进血小板聚集增高,进而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促使血栓形成。D-D是纤维蛋白单体经活化因子XIII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变化可有效反映体内凝血系统激活和继发性纤溶亢进状态。本研究中,观察组血浆FIB及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FIB及D-D水平呈过度表达状态,分析原因可能与肺动脉栓塞患者机体血液高凝状态、血栓形成这一病理生理改变有关。此外,陈晓娟等[7]研究发现,FIB及D-D水平检测对慢阻肺患者肺动脉栓塞风险评估有较高效能。钱蓓蓓等嘲学者也指出,FIB及D-D在肺动脉栓塞治疗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上述研究提示FIB、D-D水平检测可用于肺动脉栓塞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中,并取得一定效果。本研究试以FIB、D-D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早期肺动脉栓塞,结果显示,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准确度高于单项诊断(P<0.05),且联合诊断Kappa指数高,可见FIB联合D-D检测有利于提高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度与准确度,对临床早期发现疾病,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有效治疗干预方案具有积极意义。

  综上,早期肺动脉栓塞患者血浆FIB及D-D水平呈过度表达状态,且FIB及D-D水平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早期肺动脉栓塞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进而为疾病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李卫星,姚菁菁.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血管成像技术早期诊断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实效性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15,13(3):36-38

  [2]冯宗莲,秦志强,许承琼,等,肺栓塞患者治疗后凝血纤溶系统指标变化与血栓近期溶解的关系阴.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7,24(1):49-53

  [3]顿晓熠,刘志英,吴勤奋.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对2型糖尿病患者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2):315-318

  [4]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5)[H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3):197-211

  [5]余倩,胡琼,刘维佳,血清D.二聚体、C反应蛋白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治中的研究现状[J].贵州医药,2017,41(1):92-94

  [6]冯宗莲,秦志强,覃少佳,等.肺栓塞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指标与CT肺动脉阻塞指数的关系[J].中国急救医学,2016,36(11):1001-1005

  [7]陈晓娟,梅晓冬.联合检测D-D和FIB对慢阻肺患者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646-648

  [8]钱蓓蓓,张静华,陶佳莹,等,血浆FIB及D一二聚体在肺栓塞治疗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377-1378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