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茵患者预防药物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9.27 10:18
613 0 0

  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茵患者预防药物感染的临床效果研究

  戴莉①

  【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预防药物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ICU住院多重耐药菌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药菌感染发生率和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爿z=6.061,P<0.05)。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评分和专业技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91、17.330,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ICU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评分、专业技能评分,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 ICU;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doi:1 0.1 4033/j.cnki.cfmr.2018.21.0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21-0174-03

  近年来,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在不断上升,进而导致我国临床细菌耐药问题不断增加,其中以多重耐药菌较为常见[1]。多重耐药菌现已成为患者死亡率上升、住院时间延长的主要因素[2]。ICU住院患者常伴有合并症及严重基础性疾病,其接受入侵性操作较多且免疫力低下,为多重耐药菌的易感人群。而品管圈活动主要是指同一工作人员自发组成的护理小组,而小组成员则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相互启发和白发的原则下,采用多种统计工具对自己工作现场活动得到改善[3-4]。因此,笔者所在医院对品管圈活动在ICU'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分别实施不同护理,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ICU护士60名,并随机分组,观察组30名,30岁以下10名,30—40岁19名,40岁以上1名;本科22名,大专8名;工作5年以上26名,1~3年4名。另选取住院患者50例,女25例、男25例,年龄40~60岁,平均(50.21±1.02)岁。对照组30名,30岁以下13名,30~40岁20名;本科21名,大专9名。工作5年以上25名,1—3年5名。另选取住院患者50例,女26例、男24例,年龄40~61岁,平均(51.27±1.05)岁。两组ICU护士和住院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对比。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住院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均完整;(2)无严重认知障碍、脏器疾病;(3)无意识模糊,无法表达个人感受者;(4)无精神类疾病者[5]。排除标准:(1)伴有原发性感染疾病及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2)严重精神疾病[6]。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并做好消防灭菌工作。

  观察组患者实施品管圈活动,具体内容如下。

  1.2.1 品管圈小组 由10名ICU护理人员自愿组成品管圈护理小组,经过圈内所有护理人员头脑风暴讨论原因,通过鱼骨图进行分析(图1)。设定圈徽和圈名,再选出圈长1名,由护士长和护理部副主任担任辅导员,降低ICU住院为活动主题,在品管圈小组成立初期,应在圈内组织会议,对现行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进行全面审视,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分工、奖惩措施及工作质量考核标准等。

 图1 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原因鱼骨分析图

  图1 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原因鱼骨分析图

  1.2.2原因分析针对临床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1)手卫生执行率不高,其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对于医院感染意识不强、手卫生规范掌握不牢、消毒隔离意识不强等。(2)部分医疗用具主要为气囊压测试表以及血糖仪,临床上常出现混用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个别物品数量不足,且加之临床工作量大,护理人员对于隔离意识的浅薄所致。(3)防护用品执行依从性较差,其原因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对于防护意识较差、工作繁忙以及防护用品穿脱繁琐等原因所致。(4)医疗废弃物品处理过程有待提高,其主要是由于医院清洁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的知识,且个别患者生活垃圾未能遵循医疗废物进行处理所致。(5)VAP干预措施执行率不高,其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对VAP干预措施的认知不足及镇静患者每日唤醒执行率较低,且加之医院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无法对患者在唤醒期进行一对一的护理。

  1.2.3实施活动应该写怎样开展品管圈,不是笼统写措施,结合鱼骨图分析的内容。(1)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应以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技术指南、VAP预防干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制度等内容为主,培训时间为每周一次,共培训3个月。(2)制定VAP预防措施:根据我国临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制定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控制措施,将患者床头抬高240~300,并使其口腔处于清洁的状态,对患者进行吸痰操作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呼吸机螺纹应按时更换,即每周更换1~2次,当患者伴有明显分泌物时应立即更换。湿化器内无菌水应做到每日更换。冷凝水应进行及时倾倒,防止出现反流现象。(3)严格执行隔离措施:对于可疑或确认为感染患者,并将其单独安排在单人房间,在实施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进行。诊疗用品应做到专人专用,无法专用的医疗器械应在使用后进行消毒和清洁操作。(4)加强物品清洁和消毒: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床头柜、床等物品进行彻的消毒和清洁,并对被体液及血液污染的物品表面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500 mg/L),并将可见的污染物采用吸湿材料进行去除,后再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剂量为1 000 mg/L。医疗废弃物品根据相关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处理。(5)加强手卫生管理:学习手消毒以及洗手的指征,并对医护人员掌握标准洗手的方法进行考核。为了能够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应采用含有护肤成分的洗手液,进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感染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和护理质量。护理质量采用护理操作评分、专业技能评分进行评价,均由笔者所在医院自行设计制作,由科室护士长与各组组长对护士平时的操作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综合评分,总分100分,得分越高护理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研究均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对比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OOq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对比

    组别

感染(例)

未感染(例)

多重耐药菌感染率f%)

观察组(n=50)

    2

    48

    4.00

对照组m=50)

    10

    40

    20.00

    ,值

    6.061

    P值

    0.014

  2.2各项评分对比

  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评分(96.12±1.24)分、专业技能评分(89.45±1.15)分,优于对照组护理操作评分(70.35±1.27)分、专业技能评分(72.45±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评分、专业技能评分对比[分,(i±s)]

    组别

    护理操作评分

    专业技能评分

    观察组(n=30)

    96.12土2.64

    89.45土3.15

    对照组(n=30)

    70.35±8.27

    72.45±6.18

    f值

    20.991

    17.330

    P值

    0.000

    0.000

  3讨论

  ICU内患者病情均较为严重,并且由于患者抵抗能力和免疫力长期不断降低,导致患者体质较弱,同时患者需要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侵入方式,将医疗方面设备与器械置入其中,从而易导致感染情况发生,使患者住院时间不断增加,提高患者死亡率[7],近年来,ICU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品管圈是由在互补性质或者相近、相同的工作场所的人们组成的活动团队[8]。利于创造性思维、使每个人获得成就感与满足感,提升工作质量为品管圈核心内容,是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现如今在医院护理质量管理中被广泛应用。护理管理质量高低直接反映了护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及工作质量,若护理管理效果不佳,易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9]。为了减少和杜绝ICU安全隐患和护理缺陷,保证护理活动的有效性、安全性、连续性,实施一项护理管理十分重要。

  通过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手术室护理中,取得较为显著的手术效果,通过将品管圈应用在ICU住院患者护理中,使用柏拉图、头脑风暴法、循环法等方式,从组成品管圈护理小组人手,针对要因从而制定护理对策,能使护理管理更加精细化、系统化以及科学化,能显著降低感染发生率[10-11]。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能增强护理人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从而为神经内科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服务,真正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目标[12]。通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ICU住院患者护理管理中具有显著的效果,能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操作评分、专业技能评分,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护理质量,降低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丛日平,徐溧婕,李敏,等.潘玲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9): 137-138.

  [2]孙四美,夏丽,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7): 961-964.

  [3]李雯,康凤英.集束化护理预防心外术后患者ICU谵妄的应用与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4): 94-97.

  [4]刘亚南.品管圈在ICU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2): 367-368.

  [5]邹云.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5,21(36): 120-121.

  [6]李林枝,夏惠敬,叶小燕.品管圈活动在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14):112-113.

  [7]李良露,熊满英,优质护理在ICU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8): 99-101.

  [8]黄丽玉,赵丽霞,戴小明,等,品管圈活动在ICU多重耐药菌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31): 3916-3918.

  [9]万晓珍.强化护理干预对ICU获得性院内感染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 11(36): 105-107.

  [10]吴建华.品管圈活动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2): 89-91.

  [11]曾连开.6S管理应用于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9): 89-90.

  [12]宋世麦,房小利,孙永青,等.品管圈活动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管理中的应用[Jl.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5): 49-50.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