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2019.09.25 17:15
275 0 0

  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效果观察

  陈立①

  【摘要】目的:观察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两组分别实施常规分娩、无痛分娩,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分娩结局、预后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镇痛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09土0.46)h、(7.68土1.03)h,短于对照组的(8.05±0.65)、(9.42士1.20)h(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为81.63%,高于对照组的65.31010,剖宫产率为18.370/0,低于对照组的34.690/o(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2.24%(P<0.05)。结论:无痛分娩技术用于产科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住院时间,预防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无痛分娩技术; 产科; 产后疼痛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及由胎儿压迫产道引发的分娩痛可为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体验,加之部分初产妇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很容易出现不良分娩结局,严重者甚至威胁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安全[1-2]。为了评估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价值,本研究将9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现将产妇的分娩流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10月-2018年4月收治的9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人选标准:(1)单胎产妇;(2)产妇均宫缩规律。排除标准:(1)胎儿宫内窘迫的产妇;(2)血液检查结果异常的产妇;(3)伴有麻醉禁忌证的产妇。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年龄23~32岁,平均(28.4±0.8)岁;初产妇31例,经产妇18例;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10例,专科文化程度15例,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4例。观察组年龄24—31岁,平均(28.6±0.7)岁;初产妇30例,经产妇19例;中专及以下文化程度12例,专科文化程度16例,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2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方法

  1.2.1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产妇分娩时,以常规手段给予产妇分娩指导,包含指导产妇正确用力、呼吸等;为产妇提供导乐服务,注重产妇分娩时的心理护理,以缓解产妇疼痛,增强产妇自信。

  1.2.2观察组采取无痛分娩技术。当产妇宫口开大3 cm时,。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于产妇L3~4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置管深度以3~5 cm为宜。置管成功的标志为:抽吸导管时未见回血。置管成功后,由硬膜外管给予产妇推注1.5u/o利多卡因3 ml,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确认无不良反应后,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AstraZeneca AB;批号:H20100103;规格:20 mg/10 ml),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X)54256;规格:1ml: 50 y1)50 y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配置溶液,抽取此溶液8~10 ml作为负荷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以电子泵给予产妇泵入以上配置好的等浓度溶液,将产妇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控制为8~10 mVh。确保产妇的麻醉平面低于Tio。待孕妇官口开全口,停止电子泵给药。期间,动脉监测产妇胎心、血压等生命体征,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产妇适宜护理。

  1.3观察指标

  (1)观察产妇的镇痛效果,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显效。(2)观察产妇的产程时间,评分项包含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3)观察产妇的分娩结局,包括剖官产、自然分娩、新生儿窒息。(4)观察产妇的预后,包括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5)统计产妇的并发症,包括产后出血j产后疼痛。

  1.4镇痛效果评价标准

  无效:产妇分娩时产生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延长产程时间;有效:分娩时,产妇痛感明显,但尚可忍受;显效:产妇分娩时无明显痛感。镇痛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疋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对照组镇痛总有效率为79.59a/o,低于观察组的97.9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镇痛效果比较例(%)

    组别

  无效

  有效

  显效

镇痛总有效

对照组m=49)

10(20.41)

 26(53.06)

 13(26.53)

 39(79.59)

观察组fn=49)

  1(2.04)

  13(26.53)

  35(71.43)

    48(97.96)

    ,值

    9.03

    11.49

    16.25

    9.03

    P值

    <0.05

    <0.05

    <0.05

    <0.05

  2.2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

  对照组剖宫产率为34.690'/0,高于观察组的18.37%,白然分娩率为65.310,低于观察组的81.6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对照组2例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4.08%,观察组无新生儿窒息发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0,两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比较例f%)

    组别

    剖宫产   

    自然分娩

  新生儿窒息

  对照组(n=491

  17(34.69)

  32(65.31)

    2(4.08)

  观察组(n=491

  9(18.37)

  40(81.63)

    0

    ,值

    7.26

    7.26

    0.36

    P值

    <0.05

    <0.05

    >0.05

  2.3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

  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8.05±0.65)、(9.42±1.20)h,均长于观察组的(6.09±0.46)、(7.68±1.03)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两组产妇的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产妇的产程时间[h,(i±s)]

    组别

第一产程

第二产程

第三产程

  总产程

对照组(n=321

 8.05±0.65

 0.92±0.20

 0.54±0.08

 9.42±1.20

观察组m=401

 6.09土0.46

 0.90土0.22

 0.49±0.06

 7.68±1.03

    £值

    6.02

    0.61

    1.39

    5.25

    P值

    <0.05

    >0.05

    >0.05

    <0.05

  2.4两组产妇的预后情况比较

  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10.68±1.79)d,长于观察组的(7.05±1.03)d,产后出血量为(169.25±24.55)ml,高于观察组的(155.10±22.14)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产妇的预后情况比较(i土s)

    组别

    住院时间(d)

    产后出血量(ml)

    对照组m=49)

    10.68±1.79

169.25土  24.55

    观察组m=49)

    7.05±1.03

    155.10  t 22.14

    £值

    4.69

    11.62

    P值

    <0.05

    <0.05

  2.5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2例发生产后出血(4.08%),4例产后疼痛(8.16a/o),观察组仅l例产后出血(2.040/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2.24a/o,高于观察组的2.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产后出血

  产后疼痛

    合计

  对照组m=49)

    2(4.08)

    4(8.16)

    6(12.24)

  观察组m=49)

    1(2.04)

    0

    1(2.04)

    爿2值

    0.25

    4.06

    5.39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分娩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特定过程。临床根据产妇分娩阶段的不同,将产程分成以下几部分:(1)第一产程,即产妇宫口扩张期(临产至宫口开全),在第一产程中,产妇需要经历从宫口初开到宫口全开的机体生理变化过程,初产妇的第一产程多需经过8~12 h,而经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则相对较短,约为6~8 h,在产妇总产程中,第一产程耗时长,也是产妇体力的主要消耗时段;(2)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初产妇的第二产程时间约为1—3 h,经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则短于初产妇,为2h内;(3)第三产程,即胎盘娩出期,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约为5~30 min,分娩痛的形成对产妇的生理、心理均构成了极大的影响,若未及时干预,可能影响产妇的分娩结局,降低产妇的生活质量[3-4]。常规分娩以分娩技巧指导、心理护理为主,将其用于分娩产妇镇痛,效果尚可。

  无痛分娩技术是指运用麻醉药物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进而缩短产妇的产程时间,间接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5-7]。无痛分娩技术改善产妇分娩结局的原因为:麻醉药物的使用显效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分娩痛,或消除分娩痛,以此减轻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分娩的恐惧,促使产妇在长的第一产程中得到充分休息[8],当产妇宫口全开时,产妇能够以相对充沛的体力娩出胎儿,保障母婴安全[9]。此外,这种分娩技术还可以减轻产妇的产后疲倦,进而促进产妇生活质量的提高[10]。

  本研究将无痛分娩技术的应用流程设置为:给予产妇行硬膜外阻滞麻醉:于产妇L,~。间隙行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置管成功后,由硬膜外管给予产妇推注1.5%利多卡因3 ml,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确认无不良反应后,用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0 ml,舒芬太尼50¨g,0.9%氯化钠溶液100 ml配置溶液,抽取此溶液8—10 ml作为负荷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以电子泵给予产妇泵入以上配置好的等浓度溶液,将产妇麻醉药物的输注速度控制为8~10 ml/h。确保产妇的麻醉平面低于Tio。其中,罗哌卡因作为一种纯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物,其药理作用为:经硬膜外导管给药后,可对产妇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阻断神经的正常传导机制及兴奋,发挥良好的镇痛功能,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有研究认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阻滞作用各不相同,0.75 010浓度的罗哌卡因可对患者的运动神经产生良好的阻滞功效,而0.10%浓度的罗哌卡因则可对患者的感觉神经产生良好的阻滞效果。舒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用量小等特征,但这种麻醉药物的维持时间相对较短。与吗啡相比,舒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十分明显。因此,无痛分娩技术用于分娩产妇,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进而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无痛分娩技术改善产妇分娩痛的作用不容忽视,但麻醉药物在产妇临床分娩中的应用安全性也会对产妇的分娩结局产生影响。有研究对无痛分娩技术的安全性进行报道:将66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无痛分娩技术,结果表明,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为82.350/0,不良反应发生率6.24%。所有出现不良反应产妇经对症治疗后1~2 d,均恢复正常,其中2例分娩后自主恢复。因此可认为,无痛分娩技术的安全性相对较高。

  本研究将98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两组常规分娩、无痛分娩,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镇痛总有效率为97.96%,高于对照组的79.59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分别为(6.09±0.46)h、(7.68±1.03)h,短于对照组的(8.05±0.65)、(9.42±1.20)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官产率为18.37%,低于对照组的34.690'/0,自然分娩率为81.630/0,高于对照组的65.3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的12.24%(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产后出血量分别为(7.05±1.03)d、(155.10±22.14)ml,均优于对照组的(10.68±1.79)d、(169.25±24.55)m1(P<0.05),上述结果与殷文俏等[11]的研究基本一致。因此,无痛分娩技术用于分娩产妇,可有效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值得临床推广。

  综上所述,医院可于产妇临床分娩中推行无痛分娩技术,以减轻产妇的痛苦体验,缩短产妇的第一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

  参考文献

  [1]陈慧.无痛分娩在产科临床运用的效果[J].中国农村卫生,2017,7(24): 24-25.

  [2]韩梅.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中的效果观察[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7,5(35): 40-42.

  [3]张改莉.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5): 119-120.

  [4]曹六英,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 140-141.

  [5]李友炯.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初产妇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3): 6032-6034.

  [6]段志良,杨琳,丁晓霞.可行走式无痛分娩技术的镇痛效果观察及对母儿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8,26(4): 67-69.

  [7]朱群芳.舒芬太尼配伍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 5559-5562.

  [8]陈翠平.硬膜外神经阻滞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 145-146.

  [9]冷永玲.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15): 79-80.

  [10]常永健,熊敏.硬膜外阻滞麻醉技术应用于无痛分娩安全有效[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4): 1418-1421.

  [11]殷文俏,王娟,张聪.96例无痛分娩技术在产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7,47(1): 8-9.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