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信息系统建设对麻醉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2019.09.18 14:19
309 0 0

  麻醉信息系统建设对麻醉科管理质量的影响

  邱燕珍

  杭州市余杭区第二人民医院 (浙江杭州 311121)

  摘要:目的:探讨麻醉信息系统建设对麻醉科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1月。自2016年1月起在麻醉科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将麻醉科工作内容进行量化和指标化,录入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化、信息化管理,比较应用前后麻醉科的管理质量,问卷调查麻醉科医务人员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实行信息系统管理后,麻醉科的工作安排、工作效率、麻醉控制和病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P<0.05),麻醉科医务人员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加强麻醉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麻醉科的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关键词:麻醉科;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麻醉是手术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医疗事业的发展,对麻醉科的医疗质量控制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推动管理质量提升,是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研究方向[1]。2013~2015年医院就麻醉科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研发,并于2016年1月投入使用。现就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对麻醉科管理质量的影响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麻醉科共有医务人员12名,麻醉医师11名,其中初级职称4名,中级职称3名,副高级职称3名,高级职称1名。护士1名,为中级职称。

  1.2 方法

  自2016年1月起麻醉科采用麻醉信息管理系统,整体录入麻醉科的医疗信息和人员信息,所有医疗相关信息均可在管理系统中进行调阅。

  1.2.1 手术计划模块

  将该信息系统与HIS系统建联,手术通知单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进入麻醉科并储存。根据手术科室、是否急诊手术、是否污染进行分类排序,医师根据系统自动排序情况进行具体安排,在完成终调整后,确定并发通知到各科室,确定手术麻醉方案和具体时间。对已接收的手术通知单及时进行安排,系统会自动协调安排急诊手术,在提高工作安排效率和准确性的同时,实现了工作制度化管理。

  1.2.2协同公告模块

  与手术室信息管理系统建联,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及手术状态通过系统自动在等候区公告,家属可以了解到患者的简略状态,减少其焦虑情绪。术进程中涉及麻醉方案变动需与家属协商和交流时,也可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在等候区电子显示器上通知家属,提高了工作效率。

  1.2.3 手术进程管理模块

  每台手术的麻醉进程和手术监控情况均由专人负责,实时录入系统。通过系统调阅,可随时了解整个手术进程,动态情况反馈,包括患者等候时间、手术预估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患者实际手术时间、苏醒时间等,与手术室协同作业,共同安排两台手术之间的时间。

  1.2.4麻醉质量控制模块

  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麻醉质量控制,对系统中录入的患者信息和手术过程进行监控,对各项数值设置预警值,系统检测到异常数据或患者信息不符时会自动报警,并进一步利用以往工作数据统计来进行部分数据的量化控制,加入不良事件上报功能,采用非人工的形式进行风险事件上报和储存,避免风险事件的进一步恶化。充分考虑国内临床麻醉的工作特点和医院等级评审的相关要求,把质量控制项目进一步细化,做成包括诊疗和管理规范程序、病历质量控制、合理用药控制、不良事件上报、环节质控、终末质控在内的6个细化模块。①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要求,借鉴国内成熟的麻醉质控标准,设定诊疗和管理规范程序,是进行各细化模块管理的基础。②对术前术后访视、诊疗方案拟定、麻醉会诊与抢救等信息进行如实记录,要求电子信息与纸质信息保持一致,严格把控病历完整性与规范性。③进行术中用药监测,对于异常参数进行分析,寻找出现异常的时间点和事件,并对围术期诊断和用药进行分析评价。④根据麻醉科的具体管理制度,将麻醉不良事件进行统计上报,确保上报率和及时上报率。⑤对麻醉过程进行环节质控,内容包括风险事件和生理参数异常波动等内容,详细设置量化分级标准。⑥对整体诊断、治疗的及时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估,对异常状况进行反馈,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追踪并做量化分级。

  1.3观察指标

  比较应用前后麻醉科的工作质量。调取2015年麻醉科工作情况评价作为对照,将2016年麻醉科管理质量进行分项评价,包括工作安排、工作效率、麻醉控制、病历管理4项内容,均以百分制计分,比较应用信息系统前后麻醉科的管理质量变化情况。采用问卷调查,了解麻醉科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SPSS 20.O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o. p="" 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施前后麻醉科管理质量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麻醉科的工作安排、工作效率、麻醉控制、病历管理质量等方面评分较之前显著提高(P<0.05)。见表1。

  表1 实施前后麻醉科管理质量评分比较(分,x+s)

  时间 工作安排 工作效率 麻醉控制 病历管理

  实施前81. 00+3. 40 76. 80+3. 50 82. 50+4. 20 75. 40+5. 90

  实施后95.10+1. 20 96. 00+1. 00 94. 30+2. 50 95.10+0. 90

  2.2 实施前后医务人员满意度比较

  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麻醉科医务人员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从76.40%,提升到95.100/ (P<0. 05)。

  3讨论

  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医院的信息化、现代化建设进程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效率[2]。麻醉科的信息系统建设,是信息化改造的重要举措,不但将麻醉科管理融入医院整体的信息管理系统,更将麻醉科的具体工作情况数据化、透明化,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医院、医生、患者、家属之间和谐沟通的平台,各方均可通过各终端实时了解手术、麻醉进程与效果。从这方面讲,数字化管理也是以患者为中心的现代化医疗服务思想的体现。

  本研究充分考虑医院麻醉科的实际工作需求与工作安排,整个系统设计历时两年,并在近3个月内完成了整个系统的布设和调试,将麻醉科正式引入现代化管理轨道。该系统在设计上,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考虑了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的要求,将麻醉科工作进行量化,通过预报警指标设置提高了麻醉工作的安全性。此外,细化模块也是提高工作质量的重要基础,在子模块中针对病历管理、不良事件上报、环节与终末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调控,确保了麻醉工作能够顺利、有序进行,避免了以往风险事件隐瞒不报的情况。从研究数据看,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后,麻醉科的工作安排、工作效率、麻醉控制、病历管理质量评分显著提高,说明麻醉信息系统建设,有效提高了麻醉科的工作质量。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麻醉信息系统建成后,麻醉科医务人员对管理制度的满意度从76. 40%提升到95. 10%,说明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影响下,麻醉科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提升,数字化系统控制下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医疗压力明显减轻,医务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加强麻醉信息系统建设,能够有效提高麻醉科的管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医务人员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魏彦姝,矫艳京,个人数字助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3):92 - 93.

  [2]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卫医政发[2010] 11号)[S].2 010.

  [3]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2009年度手术护理安全质量目标(粤卫函[20091609号)[S]. 2009.

  [4]魏革.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6):578 - 599.

  [5]魏革,马育璇,手术室护理必备[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 01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