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9.09.11 17:54
382 0 0

  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夏陈云 张丽华姚凯锋

  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与集束化护理在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差异,并探讨其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收取2017年1月~ 2017年11月本院实施肠内营养的8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肠内营养脑卒中7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医嘱给予营养剂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小组、开展肠内营养专项培训、规范化肠内营养的流程、完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肠内营养情况。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胃肠并发症发生率10. 00%、感染发生率3.75 010低于对照组的29. 49%、15. 83%(P<0.05);2组肠内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肠内营养20天观察组白蛋白(37. 87±2.26) g/L高于对照组的(34.22+2.04)~L(P<0.05)。结论对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有效降低肠内营养胃肠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值得应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卒中;肠内营养;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2018)23-0032-03

  营养支持是脑卒中患者救治过程中重要辅助手段之一,肠内营养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同时有利于维持患者肠道免疫屏障预防细菌移位,降低感染率,改善肠道和血流微循环,预防黏膜萎缩[1],但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引起腹泻、胃潴留、呕吐及各种感染等并发症,不利于肠内营养的顺利实施,也会影响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应针对引起脑卒中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实施相应护理措施防止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对本院神经内科监护病房进行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方案,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 2016年12月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实施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78例(对照组)以及2017年1月~ 2017年11月本院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实施肠内营养的脑卒中患者80例(观察组)为研究对象,对照组中,男40例,女38例,平均年龄(68.02 +9.78)岁;白蛋白(35.09 +3.04)g/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 02±2.69)。观察组中,男42例,女38例,平均年龄( 67. 43 +10. 36)岁;白蛋白(35. 13±3.13) g/L,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5. 87 +2.78)。纳入标准:进入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时体温正常,无肺部感染;吞咽功能筛查证实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符合进行管饲的标准;排除标准: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严重腹泻、顽固呕吐患者。2组患者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按照医嘱给予营养剂,根据常规流程和护理经验进行护理(每天根据医嘱进行肠内营养,注意控制温度与速度,抬高床头,定时冲洗营养管并保持其畅通,强调手卫生的重要性,健康教育等,在输注时要随时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2.2观察组观察组实施下列集束化护理措施:

  1.2.2.1 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小组:由护士长及营养师作为组长,通过查找参考文献,总结肠营养新技术与方法,分析肠内营养中常见问题及发生原因,结合临床经验设计集束化护理方案;负责集束化策略的培训、实施、督导,科内其余护士作为组员,完成肠内营养的评估、准备、实施、观察等过程。

  1.2.2.2开展肠内营养专项培训:对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护士进行营养相关知识集训,内容包括肠内营养临床应用、配置储存、规范化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提高护士对营养学的认知,经护士长考核合格后对患者实施肠内营养。

  1.2.2.3规范化肠内营养的流程:建立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管理流程,患者进入神经内科监护病房时护理人员即对其病情、意识、吞咽功能、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将结果进行统计,配合营养师为患者制定适合的肠内营养方案;肠内营养小组成员定期跟踪患者转归,动态评估肠内营养情况、调整防治方案。

  1.2.2.4完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①对患者营养状态、病情、治疗进度进行评估,确定摄入剂量及营养分配;②营养液配制:配置营养液在无菌环境下进行,每次配置的营养液应及时使用,对配置多余部分应放入冰箱妥善保存,但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配置好的营养液采用专门的无菌运输保温箱输送,采用自动保温装置对营养液进行保温处理,保持营养液的温度控制在37C左右;③体位护理:取半坐卧位,抬高患者床头300C~45℃,避免出现倒流,防止患者出现呕吐以及误吸;④管道护理:管道位置妥善固定防止偏移,定期检查导管是否通畅,鼻饲前后用50ml生理盐水对管道进行清洗并定期对接头部位进行清洗消毒,后用无菌纱布包裹;⑤控制速度:严格控制泵注速度和泵注量,起始阶段每4—6h评估患者耐受性,根据耐受性适时调整泵注速度;⑥定时监测胃残余量,间断喂养患者在每次喂养前监测残余量,连续肠内营养的患者注意残余量的变化趋势,每4~6h回抽胃内容物,若胃内容物量>200ml,暂停肠内营养和告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胃动力药或胃肠减压;⑦进行各项操作前,如深静脉穿刺、气管插管、纤支镜灌洗术等,暂停进食至少30min;给予营养液过程中观察有无腹胀、腹痛症状,注意大便次数、性状、量的情况,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1.3观察指标①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胃潴留、消化道出血、腹胀、腹泻等);②感染(吸人性肺炎、肠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③白蛋白水平。

  1.4统计学方法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应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应用爿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2组患者肠内营养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比较,见表1。

  表1 2组患者患者肠内营养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比较 (例,%)

    组别

  例数

    胃潴留

    消化道出血

    腹泻

    腹胀

    总发生率

  对照组

    78

    10f  12. 82)

    4(5.13)

    4(5.13)

    5(6.41)

    23(  29.49)

  观察组

    80

    4(6.67)

    l(1.  25)

    1(1.25)

    2(5.00)

    8(  10. 00)

  爿2值






  ·     9. 51

    P值

    0.  011

  2.2 2组患者肠内营养感染情况比较,见表2。

  表2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感染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吸入性

 

  肺炎

  肠道

 

  感染

泌尿系统

 

  感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78

  5(6.41)

  4(5.13)

  2(2.56)

12(15.38)

观察组

  80

  1(1.25)

  1(1.25)

  1(1.25)

    3(3.75)

疋2值





    6.  27

  P值

    0.  012

  2.3 2组患者肠内营养白蛋白水平比较,见表3。

  表3 2组患者肠内营养白蛋白水平比较 ( g/L,i +s)

  组别

例数

  肠内营养前

  肠内营养20天

对照组

  78

    35.  09±3.04

    34.  22±2.04

观察组

  80

    35.  11±3.13

    37.  87±2.26

  £值


    0.  23

    2.  98

  P值

    0.  44

    0.  017

  3讨论

  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受损,胃排空时间延迟,气管反应过敏性低,清除异物的能力降低,因此其出现误吸、返流的情况比普通患者多;部分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肠内营养的方法不够正规,以及病区管理人员缺乏巡视,因此脑卒中患者在肠内营养过程中会发生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有必要进行更加全面有效的护理,以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5]。脑卒中肠内营养常规护理是责任护士根据常规流程和护理经验进行护理,遵医嘱给予营养剂,为被动性措施,针对性和目的性不强[6]。肠内营养集束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干预措施,其运用整体思想,将多种临床证实的有效营养支持和护理措施相结合,进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科学化的肠内营养护理[7,8],是一种主动性预防性护理措施。本次研究中进行了条理化、系统化的肠内营养预防护理干预策略,将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卒中肠内营养患者中,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①建立肠内营养支持小组,及时发现肠内营养支持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完善,改进护理中的各项措施来提高肠内营养护理质量[9];②组织培训,开展肠内营养专项培训,进而有效提升护理人员营养学知识水平及操作能力;③应用规范化的喂养流程,获得规范的管理及管理过程中的时效性,是避免发生胃肠道并发症的重要护理措施[10];④完善肠内营养护理措施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不同患者的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价,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饮食计划,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及时处理诱发并发症的因素,缓解胃肠功能失调,从而减少和改善并发症的发生[11]。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脑卒中患者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发生率10.00%、感染发生率3.75%低于对照组的29.49%、15. 83%(P<0.05);2组肠内营养前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0. 05),实施肠内营养20天观察组白蛋白( 37. 87±2.26) g/L高于对照组的(34.22 +2.04)g/L(P <0.05),与查丽玲[13]等报道的集束化管理可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提高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效果一致。

  4小结

  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护理时,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肠内营养胃肠功能失调并发症及感染发生率,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值得临床的应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持续执行干预策略中每项措施,保证集束化护理的整体性和连续性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代允义,路文革,张建平,等。肠内营养对急性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2 -14.

  [3]吴祥凤,朱春香。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12 -13.

  [3]贾会哲,成玉红,谭晓欢.集束化护理策略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3):239 - 240.

  [4]林相彬,阮佩斐,郑桑等.集束化护理预防肠内营养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浙江医学,2015,37(22):1875 -1876.

  [5]于恺英.集束干预护理在危重患者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6):1070 -1071.

  [6]刘欣敏,高岚.预防重症脑卒中患者误吸的集束化干预护理培训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 11):826 - 830.

  [7]邬敏志,吴言芬,王仁坤等,集束干预策略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期间消化道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6,8(3):216 -218.

  [8]莫岚.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ICU患者肠内营养并发症的应用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5):2393 -2394.

  [9]何彬,阮宏兵,贺琳娜.集束化综合护理方案预防机械通气患者肠内营养期间发生误吸的效果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 23):3632 - 3634.

  [10]韩晓丽,薛梅,高云,等.不同类型肠内营养制剂对重症脑卒中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6):329 -331.

  [11]秦永双,张传莲.集束化护理降低危重患者肠内营养安全不良事件的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8(3):179 -181.

  [12]宋艳,王维琦,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6):144 -145.

  [13]查丽玲,黄丽红,龙芳,等。集束化管理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2:24 -2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