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服务实施方法的探索

2019.09.11 11:12
1166 0 0

  安宁疗护服务实施方法的探索

  孙奉英

  摘要本文主要对实施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的培养方法以及安宁疗护的实施方法和存在的伦理、道德、法律等隐患问题进行分析、阐述。认为安宁疗护应顺应自然规律,改变现阶段过度就医的行为,缓解临终阶段大量人、财、物质资源的消耗,逐步促进理性就医行为。

  关键词:安宁疗护;优逝;死亡教育;临终关怀

  中图分类号:R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2018)22 - 0177 - 02

  安宁疗护以患者和家属为中心,以多学科协作模式进行,主要内容包括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心理、精神及社会支持等。“我国的安宁疗护工作尚在起步阶段,这一阶段关键的是医护队伍的产生、患者的选择标准的形成、疗护场所的安置、疗护流程标准体系的建立四个方面。大型医院应该依据自身的优势特点,在安宁疗护起步阶段做出基础性的贡献。”这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玉村在2016年农工党中央和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上的发言。医护队伍的建设无疑是安宁疗护实施所必备的基础条件,其中如何建立安宁疗护的医护队伍为关键。我国自1988年天津医学院成立大陆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以来,至此近三十年,大陆地区陆续开展安宁疗护院已上百家,但安宁疗护的专业队伍却严重不足,致使我国的安宁疗护工作仍在起步阶段。

  1安宁疗护医护人员的培养方法

  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心理、伦理等多种专业技术人员,安宁疗护服务的实施是一个团队的协作,由于安宁疗护侧重护理而非治疗,使得护士在团队中处于核心地位,所以对护士的培养尤为重要。

  1.1 形成安宁疗护理念 “安宁疗护起步需观念先行,优逝的理念尚不普及,开展安宁疗护要面对传统观念方面的阻力”这是2016年农工党中央和全国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调研发现的问题之一。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都应转变“不挂水来医院干嘛?”的传统观念。我国自开展整体护理以来,健康教育已普遍得到重视,就算医护人员不重视,患者也会推着前行,所以理念是医护人员与患者相互灌输的。对于心理护理,虽然医务人员与患者都已认可它的重要性,但实施得仍不够。在安宁疗护中心理护理的作用不能忽视,应将舒适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观念贯彻到整个护理过程中,形成生活和医疗习惯,这样才能形成安宁疗护的理念。

  1.2加强死亡教育安宁疗护的实施对象是临终患者及家属,面对的主要问题是死亡,死亡教育是安宁疗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医务人员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患者不同的心理阶段进行死亡教育,帮助患者克服死亡恐惧和错误认识,帮助患者及家属坦然面对死亡,平静的走向死亡[1]。实施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首先要具备死亡知识、优逝观念,可以通过自学、书本学习和网络学习,丰富自己的死亡知识,进而更好地帮助临终患者及家属。

  1.3增加心理专业知识培训 组织或鼓励医护人员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尽量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确保医护团队中有2~3名取得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者,至少1名取得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者,以方便运用或传授心理咨询技巧与方法,这既可以对患者实施心理疏导,也利于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我心理疏导与调节。遇到重度心理问题患者,必须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长期心理疏导,以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减少自杀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大量文献[2,3]证实癌症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恐惧、偏执、敌对、甚至强迫症状,这些患者的心理问题会比普通疾病患者更明显,更需要医护人员在心理方面给予疏导与支持,所以,心理专业知识培训对安宁疗护人员尤为重要。

  1.4组织读书会或分享会

  1.4.1 利用工作时间定期组织开展读书会 目的是通过长期、大量的阅读,不断丰富医护人员的人文素养与内涵,同时扩展知识面与视野。增加与不同社会地位、经济水平、文化水平、工作性质的患者进行沟通时的融洽度与主动性。使医护人员在安宁疗护服务成为真正的教育者,成功地指导或引导临终患者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在临终阶段获得安宁的亲情享受,理性地对待死亡,在死亡来临前完成心愿。

  1.4.2定期组织开展分享会或畅谈会倡导医护人员分享个人感受,促进团队成员的相互理解与关心。团队间温暖的、和谐的、充满正能量的氛围,会使得医务人员尽管长期接触临终与死亡的灰暗,内心却仍充满温暖的光明,和谐、积极的团队氛围使人充满温馨与能量,使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互相影响与激励。

  1.5安排安宁疗护专业知识培训及参加学术研讨会集中与间断组织安宁疗护人员研读安宁疗护指南与安宁疗护相关会议的精神和内容,及时了解安宁疗护新动态与新技术,及时研读政府的相关方针、政策。不断查阅安宁疗护文献资料,学习文献中的研究方法与内容,不断完善安宁疗护服务。

  1.6提高福利待遇、增加假期从事安宁疗的医护人员存在职业倦怠、同情心疲乏、职业认同感低、工作压力大等问题。大量文献[4-9]证实这些医护人员需要关注与关爱。安宁疗护承担的是陪伴临终患者走完人生的后一程的责任,在患者人生中灰色的时光,医护人员要陪伴其走过愤怒、抑郁、焦虑期,要陪伴患者和家属完成死亡选择、后料理等诸多事宜。若长期从事安宁疗护职业,医护人员在生存质量、心理健康、幸福感等诸多方面,会比其他科室医护人员的负性影响更大。因此,医院应该对安宁疗护人员在福利待遇上给予补偿,并给予更长的假期帮助工作人员调整工作和心理状态,或是定期组织旅游、休闲度假,提高幸福感与生存质量。

  2安宁疗护服务实施的重要环节

  2.1 实践参照依据2017年2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了《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医院应以此为工作指南,借鉴台湾、香港、福建、浙江、上海等地区已成熟运行安宁疗护病房的经验,结合医院与科室、患者状况,逐步制订开展计划并在实施中不断完善。

  2.2对患者和家属开展死亡教育死亡教育是安宁疗护中重要、不可缺少的内容[10]。医护人员运用死亡知识,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即人性化的死亡教育[11],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克服恐惧、抑郁等情绪,帮助患者和家属获得温馨的回忆;或是选择希望的离开的场所;或是选择喜欢的墓地;或是完成某个心愿等等。当然,也包对治疗方式的选择。

  2.3社会、政府政策支持

  2.3.1对困难患者的支持对孤、寡、儿女不在身边的患者,或是经济困难的患者,可以安排义工照护、探望。甚至可以成立基金会,募捐或是接受患者遗捐,帮助有经济困难的患者。

  2.3.2政府在科教、科研和财政支出等方面给予安宁疗护政策支持政府励科教人员编撰安宁疗护相关教科书,培养更多的安宁疗护专业人员;批准更多的优秀科研立项,鼓励研宁疗护相关内容;增加纳入医保的安宁疗护相关项目,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增加医护人员薪资收入。

  2.4居家、社区服务的无缝对接对选择临终阶段在家中度过或是往返于医院和家的患者,安宁疗护病房需做好居家护理或社区护理的延伸服务。如果患者居住地有居家或社区护理服务,其医护人员要做好病情、用药、心理状态、家庭支持状况等相关情况的详细交接。

  3讨论

  3.1病例书写的规范及法律隐患问题安宁疗护患者的病例如何书写,是否具备法律效力?这是医护人员是否可以合法从事安宁疗护的前提。安宁疗护相关法律可以避免或减少医疗、道德、经济等纠纷的产生,是安宁疗护服务健康、快速发展的保护伞。

  3.2政府政策支持与传统道德观念的改变2000年5月台湾立法通过了《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给临终患者一个全新的选择[12]。政府政策性的引导,可以更快地传播安宁疗护理念。安宁死亡符合儒家的安死顺命与重视生命意义的思想[13],但数千年来很多人错误地理解成“离弃”、“不施救不孝道”,这也是临终患者及家属是否选择安宁疗护的重要的道德影响因素。而政府的支持对传统道德观念的改变有促进作用。

  4结语

  我国大陆地区的安宁疗护事业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大量的医护人员是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核心。首先,对安宁疗护人员进行理念的灌输、进行心理咨询、死亡教育、安宁疗护专业知识的培训及参加学术研讨会是培训的重要内容。其次,对安宁疗护人员进行信念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给予安宁疗护人员的福利待遇,既是对安宁疗护本身的价值体现,也是从事安宁疗护人员自身价值的体现,是安宁疗护事业能够顺利、快速发展的必须条件。

  安宁疗护应顺应自然规律,改变现阶段过度就医的行为,缓解临终阶段对大量人、财、物质资源的消耗,逐步促进理性就医行为,它符合儒家的安死顺命与重视生命意义的思想,是临终患者的全新的选择。但现阶段安宁疗护病例书写较不规范、法律条例依据不足,还需不断完善。

  安宁疗护在大陆仍处于起步阶段,安宁疗护队伍的建设是重中之重,希望大量的医护人员,加入安宁疗护队伍,为安宁疗护开辟新的发展之路,为民生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永红,苏蕾,王章琴,等.死亡教育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6,45(30):4276-4278.

  [2]万丽红,刘明,潘承恩,等.癌症患者发生抑郁的相关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73 - 374.

  [3]徐漠研,梁晓坤,安林静,等,护理干预对肝癌住院病人焦虑和抑郁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0,24(5):422-423.

  [4]赵海芹,程宏,林兆霞,等,传染病医院护士职业价值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9):2723 - 2726.

  [5]孙奉英,传染病医院护士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3,(02):13-14.

  [6]吴彩芹,杨慧.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4,10(1):57-58.

  [7]陈蕊叶,张黎,何忠秀,等,传染病医院护士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1770-1772,1776.

  [8]赵丽俊,许冬梅,赵志耘,等,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焦虑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 11):1013 - 1015.

  [9]姜男,陈小岑,赵岳,等.肿瘤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5):439-441.

  [10]张宇平,诸海燕,马红丽,等,临终患者家属安宁疗护知识需求调查[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4):53-55.

  [11]孙奉英,对住院患者实施人性化健康教育探讨[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6):91-94.

  [12]龚国梅,骆俊宏,陈瑞娥,等.中国台湾地区安宁疗护发展及启示[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13 - 316.

  [13]曾竞.从儒家生死观看安宁自然死的正当性[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2):255—25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