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2019.09.10 15:14
217 0 0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效果观察

  蒋合凤 胡长玉 赵晓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于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50例)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置管后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定值情况。结果观察组感染出现的时间晚于对照组,管周组织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少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皮肤病原茵定植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综合性护理;ICU;中心静脉导管;导管感染;预防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 - 6411( 2018) 22 - 0144 - 03

  ICU患者多伴有严重的疾病,机体抵抗力差,且该类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属于感染的高风险人群。中心静脉导管是1CU患者必不可少的诊疗手段,常用于患者血液动力学监测、液体复苏、肠外营养等方面,具有导管弹性好,保留时间长,操作时间短等优点”。但中心静脉导管是一种创伤性的诊疗手段,给患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患者面临着相关性感染以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可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积极预防ICU·卜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十分重要。本研究选取本院ICU收治的1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导管感染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收治的100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患疾病均为原发病;②首次接受中心静脉置管;③只有l条中心静脉导管;④年龄18~80岁;⑤置管时间3d以上;⑥无全身感染史;⑦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acute physiology andchrori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10—29分;⑧无凝血功能异常、无血小板减少、无抗凝药物使用史;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排除标准:①穿刺部位感染;②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③多导管材料过敏者;④未获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⑤研究期问死亡者。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 53.53±5.78)岁;A—PACHF.Ⅱ(20.52±3.81)分;全身使用抗生素42例,应用免疫制剂6例,肠外营养15例;机械通气25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 54.12 +6.33)岁,APACHEⅡ(20.35±3.72)分;全身使用抗生素40例,应用免疫制剂7例,肠外营养13例;机械通气2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ICU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遵循《2010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穿刺部位每日用0.5%聚维碘酮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范围>12 cm。给予2ml生理盐水+2 ml肝素钠注射液封管及管道冲洗,封管时压力不宜过大,以脉冲式动作匀速推注,每次封管后均更换新的无菌肝素帽。加强巡视,确保肝素帽、三通管牢固衔接。每7天更换1次3M透明薄膜敷料,若敷料出现潮湿、松动、可见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1.2.2观察组 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E进行以下操作。

  1.2.2.1 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 由选出的高年资护理人员成立中心静脉导管管理小组,由该组成员负责导管的日常换药、管理、培训、检查和督导等工作;对导管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时采取的方式有集体授课、实例演示、个案指导和仿真模拟练习等。

  1.2.2.2采用水胶体敷料固定导管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代替3M透明敷料固定导管,更换敷料和贴膜时需要顺毛发方向进行,并一只手固定导管,防止导管松脱。

  1.2.2.3采用氯己定对穿刺部位消毒采用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代替0.5%聚维碘酮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消毒直径至少达到15 cm以上口,涂抹?肖毒液后需等待自然干燥后再进行操作,不得采取其他任何方式加快干燥。

  1.2.2.4制定风险预案制定导管感染每日观察表,由当班护理人员做好记录,观察局部是否有感染征象。在导管引出处透明敷料下缘与皮肤交界处无张力粘贴注明更换日期、时间的脱敏胶布。一旦怀疑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性感染立即报告给专门负责感染控制的医生,并与医生讨论个案,制定相应的措施。

  1.3观察指标

  1.3.1导管感染的发生情况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包括管周组织感染和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其中导管周围感染为导管周围或隧道部位出现触痛、红肿、脓肿、渗液甚至坏死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为符合下列条件1项者H1:①患者突然出现高热(体温达到38.5℃)、寒颤(体温低于36.5℃)、心动过度、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凝血功能障碍或血小板下降,排除其他感染;②外周血培养和导管血培养阳性且为同一菌种;③导管拔出后,临床感染征象消失。同时统计患者导管感染出现的时间,分为3个时间段:置管3—15 d、16—25 d、>25 d时。

  1.3.2病原菌定植情况①导管病原菌定植:无临床感染征象,但定量导管尖端细菌培养≥1000 CFU/ml。②皮肤病原菌定植:于患者导管皮肤周围采用浸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往返涂擦2次,涂擦的过程中注意转动棉拭子,以尽可能的采样。采样的棉拭子用无菌剪刀裁剪,投入10 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无菌洗脱液试管内,将采样标本送入本院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

  1.3.3置管时间 由责任护士记录,为患者从置管到拔管的时间。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i±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或者Fisher精确检验,以尸<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病原菌定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导管病原菌定植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皮肤病原菌定植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原菌定植情况比较例(%)

  皮肤定植(CFUs/板)

  组别例数导省菌1~9

  1~910—99 ≥100

观察组50

  4(8.00)

  3(6.00)

  5  (10.00)

  2(4.00)

对照组50

  8(16.  00)

  5  (10. 00)

  “(22.00)

  5(  10. 00)

X2值

    0.  832

    4.  675

P值

    0.356

    0.  031

  2.2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导管感染情况比较观察组的感染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管周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少于对照组,血压下降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的置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置管时间及导管感染情况比较



  置管时间

    导管感

染出现的时间[例(%)]

    导管感染[例(%)]

  血压下降

组别

 

例数

 

 

  (d,x+s)

 

  3~15  d

 

  16~25  d    >25 d

 

  管周围     血行

 

  [例(%)]

观察组

  50

  11.  21±2.15

    0(0.00)

0(0.00)      1(2.00)

1(2.00)      0(0.00)

    0(0.00)

对照组

  50

  11.  45±3.17

    2(4.00)

6(12.00)     0(0.00)

5(10.00)     3(6.00)

    6f  12. 00)

t/X2值

    -0.  443

    4.456

    4.  396

    4.433

P值

    0.  329

    0.032

    0.  036

    0.035

  3讨论

  3.1 中心静脉导管感染概况 中心静脉导管是ICU患者的一条安全、可靠的血管通道,为采血及急救通道的维持提供了可靠途径,已经成为ICU治疗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心静脉导管减少了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但在给临床治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隐藏着较大的安全隐患。导管相关性感染是中心静脉导管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生主要是由于皮肤上细菌移位,在导管管腔内外形成生物被膜,引起微生物的进一步定植和入血[5]。随着该置管方式在我国的推广,导管感染问题也逐渐受到重视。据相关研究报道,我国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为4.09%0导管内留置日[6]导管感染的出现不仅延长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加重了经济负担,还增加了毒血症和菌血症的发生率,是导管停止使用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而且导致这种导管感染的细菌大多对广谱抗生素不敏感,治疗起来较为棘手。导管感染重在预防。

  3.2综合护理干预对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预防效果综合性护理是指护理人员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护理[7],目的在于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本研究从加强培训、采用康惠尔水胶体和葡萄糖酸氯己定皮肤消毒液以及制定风险预案四个方面进行综合性护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皮肤病原菌定植发生例数较少。有研究报道,水胶体敷料能够有效预防神经外科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和细菌感染。水胶体敷料由弹性的聚合水凝胶与合成橡胶和黏性物混合加工而成,可以溶解纤维蛋白,保证局部组织的正常代谢;还能提供密闭环境,阻隔细菌入侵,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厌氧菌感染的风险[8]。本研究中还采用氯己定做为皮肤消毒液,其为表面活性剂型的杀菌剂,可以破坏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效。水胶体敷料和氯己定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心静脉导管患者皮肤病原菌定植的发生,预防了导管感染的发生。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综合性护理显著减少了管周组织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延迟了感染的出现。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使得ICU患者处于血流感染和并发系统感染的高风险之中,在导管留置全过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9]。本研究中除了采取水胶体敷料和氯己定等预防性措施外,还重视对护理人员的规范的管理,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和整体服务素质,突了预防的重要性,减少了导管感染的发生。

  4小结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少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推迟感染发生的时间,保证患者导管使用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郭莉,郝敬荣,张弛,等,水胶体敷料与3M敷料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23):2186-2189.

  [2]王丹,周丽,熊丽琼,等.QCC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中的作用及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5,13 (14):1294 - 1296.

  [3]赵旭英,徐刚.洁霉素预防ICU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的作用及护理体会[J].海峡药物,2015,27( 7):173 - 174.

  [4]曾洁仪.降低老年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率的护理对策[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2):126-127.

  [5]王晶,崔朝勃,王金荣,等.去甲万古霉素封管预防重症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 7):468 - 471.

  [6]张桂菊.集束干预策略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效果观察[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55(22):46-47.

  [7]穆树敏,穆树林,刘晶,等.综合护理对中心静脉导管并发症的干预作用[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l9(3):489 - 451.

  [8]赵丹丹,祖重阳,吴晓倩,等,水胶体敷料联合青敷膏预防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1):44-47.

  [9]殷超呜,周静,重症监护室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4):113-114.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