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2019.08.29 14:15
313 0 0

  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潘爱华

  (广东省清远市第二人民医院清远511500)

  摘要:目的:研究个体化治疗方案对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乳房保健专科个体化治疗的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一时期我院妇女儿童保健科收治的60例在月子中心行单一乳房按摩,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同一期门急诊收治的65例进行抗菌素治疗,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C组,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治愈率、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回乳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临床效果更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复发率低,能有效防止脓肿形成,继续保持泌乳能力,并降低抗茵药物的使用率。

  关键词:乳腺炎:哺乳期;个体化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5.8 文献标识码:B doi:10.13638/j.issn.1671-4040.2018.06.018

  急性乳腺炎属于急性化脓性感染,主要是指乳腺管内与周边结缔组织发生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妇女。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局部皮肤红肿和硬结明显等,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可能形成乳房脓肿,甚至向内破溃进入乳管,从乳头内排出脓、液[1]。当脓肿破裂后进入乳房及胸大肌前疏松组织中时,会形成乳房后脓肿,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哺乳,不能哺乳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大[2]。由于临床上的治疗方式较多,在保证母乳正常喂养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在哺乳期乳腺炎患者的治疗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2月在我院进行产后乳房保健专科个体化治疗的80例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A组,选择同一时期我院妇女儿童保健科收治的60例在月子中心行单一乳房按摩,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B组,另选择同一期门急诊收治的65例进行抗菌素治疗,自行挤奶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作为C组。其中A组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34.5±3.6)岁;感染性急性乳腺型43例,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37例。B组年龄24—40岁,平均年龄(35.1±3.5)岁;感染性急性乳腺型34例,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26例。C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34.8±3.7)岁;感染性急性乳腺型36例,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29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采用个体化治疗。(1)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感染早期可进行1~2次/d的乳房按摩疏通,患者取仰卧位,治疗师坐床旁,面向患者胸部,双手涂抹茶籽油轻柔按摩乳房周围根部和腋下大约5mm,然后自乳房根部沿乳腺管慢慢向乳头方向推送淤积的乳汁,间歇挤压乳晕排出乳汁,触痛明显和或红肿处避免挤压,以免炎症扩散,疏通时间约10nun。同法疏通对侧乳房。患者出现畏寒、发热、乳房红肿热痛、白细胞和超敏CRP值升高时,采用合适的抗菌素口服和/或静脉输液抗炎治疗3~5 d。用金银花、蒲公英加水煎煮成药液外敷,4次/d;若出现乳头水肿可选用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后进行湿热敷等。未发现乳腺脓肿者鼓励继续哺乳。(2)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给予乳房按摩疏通2次/d,方法同上,乳汁淤积肿胀处增加疏通力度和按摩时间,直至乳房变软,大约30 min;并结合使用妇产康复治疗仪低频电刺激理疗,在胸部圆形电极罩均匀涂抹医用导电膏后,平贴双侧乳房,露出乳头,用消毒毛巾固定,选择乳腺堵塞方位,手动调节输出能量值80~100 mA,时长30 min,电刺激使整个乳房酥麻、微振动,以促进局部微循环,疏通堵塞的乳腺组织,深层散结。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同时对患者进行乳房保健健康宣教,包括加强乳房清洁管理,指导患者调整饮食习惯,嘱饮食清淡,并注意休息,增加哺乳次数等。

  1.2.2 B组在月子中心进行单一乳房按摩,首先采取温热毛巾热敷乳房,双手重叠并用力向胸中央推压乳房按摩;将双手手指并拢防止乳房斜下方,从乳房底部震动整个乳房,同时利用双手将乳房向斜上方推压按摩;从下方托起乳房,双手向上推压乳房。按摩结束后自行挤奶。

  1.2.3 C组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素进行治疗,并自行挤奶。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四周。

  1.3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乳房红肿、疼痛及发热症状缓解时间、治疗时间,观察治疗后三组的哺乳和复发情况,并在治疗结束后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三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判定: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临床疗效判定标准[4],(1)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治愈:患者乳房症状消退,乳汁恢复通畅;脓肿形成:经超声检查显示脓肿形成,临床症状加重。(2)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退,乳房肿块消失,乳汁畅通;脓肿形成:患者临床症状无变化,并出现局部红肿现象,,经检查显示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升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i±s)表示,采用f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治疗结果比较A组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治愈率、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治疗结果比较[例(%)]

    组别

    n

    感染性急性乳腺型

    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


总治愈

    治愈     脓肿形成

    治愈     脓肿形成

    治愈

    脓肿形成

    A组

    80

 40  (93.02)

 3  (6.98)

 34  (91.89)

    3  (8.11)

 74  (92.50)

    6  (7.50)

    B组

    60

 22  (64.71)

 12  (35.29)

 20  (76.92)

    6  (23.08)

 42  (70.00)

    18  (30.00)

    C组

    65

 27  (75.00)

  9  (25.00)

 23  (79.31)

    6  (20.69)

 50  (76.92)

    15  (23.08)

  注:与A组相比较,P< 0.05。

  2.2三组哺乳情况和复发率比较治疗后,A组的回乳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三组哺乳情况和复发率比较[例(%)]

  组别 口 继续哺乳 回乳 复发

  A组 80 65 (81.25) 15 (18.75) 7(8.75)

  B组 60 32 (53.33) 28 (46.67) 13 (21.67)

  C组 65 38 (58.46) 27 (41.54) 13 (20.00)

  注:与A组相比较,P< 0.05。

  2.3 三组治疗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A组的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三组治疗时间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

    组别

    n

  缓解时间(d)

  治疗时间(d)

  生活质量(分)

    A组

    80

  1.8±0.5

 4.2±  1.3

 94.2±3.5

    B组

    60

  2.1±  0.7

 5.8±  1.1

 85.6±3.2

    C组

    65

 2.6±  0.8

 5.5±  1.6

 86.2±3.1

  注:与A组相比较,.P<0.05。

  3讨论

  哺乳期乳腺炎属于临床上常见的乳腺疾病,主要是由乳汁淤积和细菌入侵等因素引起,可分为感染性急性乳腺型与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由于发病因素的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也不同,有可能反复发作,增加治疗难度嘲。若能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可有效缓解乳房红肿和乳头皲裂等症状,保证患者继续泌乳,为母婴安全提供保障。

  目前,社会上盛行在个体月子中心进行产后康复保健,凡主诉乳房胀痛者均采取单一乳房按摩挤奶处理,没有明确区分病因和病情轻重,乳房按摩操作不当会导致急性炎症期患者感染加重,形成乳腺脓肿,甚至需要通过手术切开排脓,增加患者痛苦。急诊行抗菌素和自行挤奶等方式进行治疗,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病情,但易反复发作,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张忠德等专家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效果更佳,可全面掌握患者的具体病情,并结合临床分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方式,不仅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也能防止脓肿形成,避免复发,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治愈率、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治愈率和总治愈率均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的回乳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复发率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的个性化方案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为患者继续哺乳提供保障,防止复发,安全性高。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中,针对感染性急性乳腺型患者,应结合自身病情、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进行治疗。同时进行乳房按摩疏通治疗,疏通淤积堵塞的乳腺组织,以减轻炎症水肿,缓解疼痛,配以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祛风散结,外敷的方式可直接作用于皮肤,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淋巴循环,利于炎症吸收。而非感染性乳汁淤积型患者加用低频电刺激理疗,通过刺激乳房组织可疏通局部微循环,从而改善乳汁淤积的情况。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组的缓解时间和治疗时间低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组的治疗时间较短,可快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病情的快速恢复。个体化治疗过程中应加强乳房清洁,注意饮食清淡,并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哺乳和挤奶。

  综上所述,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哺乳期乳腺炎患者,临床效果更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复发率低,能有效防止脓肿形成,继续保持泌乳能力,并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高雅军,马祥君,何湘萍,等.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发展成乳腺脓肿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5,9(1):35-38

  [2]栾晶.探究中医按摩配以中药外敷和内服汤药的方法对哺乳期乳腺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可行性叨,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0):133 -134

  [3]薛丽华,李明,手法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疗效观察[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7,5(11):625-628

  [4]王菊华,哺乳期中医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成功的效果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3):582-583

  [5]陈梦丽,李丰,彭健雄,中西医结合对于哺乳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64-65

  [6]张忠德,针刺联合循经按摩、中药外敷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心理医生,2015,21(21):135-13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