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 401例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9.08.23 10:31
388 0 0

  重庆市2 401例产妇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顾华妍,张海燕,邓雨峰,赖雪梅,何丽重庆市妇幼保健院,重庆401120

  摘要:目的调查妇女产后6周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产后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为孕产期保健及f:预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6周检查的2 401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洲奄方式收集资料。凋查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产科资料调查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产妇心理异常检出率为33. 86r/e,出现阳性症状较多的前3位因子分别为抑郁、焦虑、强迫。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文化程度、人均月收、丈夫参‘j度、双力‘父母支持、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产妇心理健康。结论妇女产后6周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应重视产后心理健康,加强精神关怀,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产妇;心理健康;产后6周;症状自评量表;影响因素

  中国图书分类号:R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411(2018)11-2556 04;doi:10. 7620/zgfybj.j.issn.1001-4411. 2018.11.52

  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产妇作为社会人群中的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产妇在分娩后易产生一系列生理心理应激反应,引发抑郁、焦虑、偏执等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轻则可致产妇情绪不良,应对能力下降,给婴儿的成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影响家庭和睦,重则会发生自杀、伤害新生儿等举动。本研究通过对2401例产妇心理状况进行调查,了解产后心理异常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孕产期保健及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选择2016年1月-12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产后6周检查的2 401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资料。人选标准:①无人格障碍、恐惧症、焦虑神经症等神经病史的妇女。②无脑损伤、智力障碍、人格障碍的妇女。④文化程基金项目:重庆市医学科研计划项目(2011-2-307)度在初中及以上者。⑤自愿合作者。⑥妊娠结局好,无母婴分离。共发放调查问卷2 401份,同收2 401份,均为有效调查问卷,有效率为100%。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知情同意。量表由产妇独立填写,专职护士当场收回并审核,并给予评分。

  1.2资料收集及问卷调查 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产妇年龄、文化程度、人均月收等。产科资料调查表:包括分娩方式、孕产史、喂养方式、有无妊娠并发症等。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文版):用于评价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采用王征宇翻译的版本,量表主要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敌对情绪、恐怖症状、偏执症状、精神病性和其他等10个因子。采用l—5分的5级评分法(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筛选阳性检出标准为:总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均分≥2,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个。研究表明SCL-90量表(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2]。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一般资料通过描述性分析,计量资料用(i±s)描述,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描述,采用疋2检验,以P<o. p=""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本次调查共获取有效样本2 401例,其平均年龄为( 30. 21+8. 53)岁,<35岁1 644例,≥35岁757例;人均月收<5 000元483例,5 000~10 000元1 198例,>10 000元720例;文化程度初中一高中108例,本科1 867例,研究生及以上426例;1 702例正常产,699例剖官产;1 582例为初产妇,819例为经产妇;966例有孕期并发症,

  1 435例无并发症;l389例为纯母乳喂养,571例为混合喂养(母乳为主),305例为混合喂养(人工为主),136例人工喂养。

  2.2 产妇SCL -90量表因子分得分与国内成人常模0 31因子分得分比较2 401例产妇的SCI。-90量表总分( 155. 98 +49. 21)分,和国内成人常模相比,产妇SCL-90因子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 p="" 05)。见表1。

  表l产妇SCI。-90量表因子分得分与国内成人常模因子分得分(x+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敏感

  扣】有『;

  焦虑

  敌对

  恐惧

  偏执·

精神病性

』£他

产妇

2  401

 1.  70+0. 41

 1.  66+0. 62

 1.  68+0. 56

1.  67+0. 38

 1.  67+0. 56

 1.  55 +0. 58

 1  53+0. 44

 1.  64+0. 47

 1.  50+0. 52 1

.68+0.  45

国内成人常模

  1  388

  1.  37+0. 48

  1.  62+0. 58

  1.  65 +0. 51

1.  50+0. 59

 1.  39+0. 43

 1.  48 +0. 56

 1  23 +0. 41

 1.  43 +0. 57

1.29+0.  42

£值

    12.  010

    4.  590

    2.  780

    6.  690

    8.  130

    5.  990

    11.  080

    7.  220

    8.  590

P值

    <0.  000

  <0.  002

  <0.  004

  <0.  000

  <0.  000

  <0.  002

  <0.  000

  <0.  000

  <0.  000

  2.3 产妇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见表2。

  表2产妇心理健康的单因素分析(例)


因素

 

 

分组

 

筛选

 

阳性

  筛选

 

  阴性

 

  疋2值

 

 

  尸值

 

年龄(岁)

<35

 562

    1  082

    0.  255

 0.  621

≥35

 251

    506

孕产史

初广:妇

554

    1  028

    2.  777

 0.  096

经产妇

259

    560

文化程度

初中一高中

  65

    43

  51.  727

  0.  000

  本科

  649

    1  222

硕f:及以卜

103

    323

人均月收(元)

<5  000

 101

    382

  65  707

  0.  000

  5  000 N10 000

  403

    795

>10  000

 313

    407

艾夫参与度

一般

670

    1  369

124.  321

 0.000

积极

  15

    347

双jj父母支持

一般

355

    456

  53.  730

  0.  000

  积极

  458

    1  132

分娩方式

正常产

593

    1  109

    2  510

 0.  113

剖官产

220

    479

喂养方式

纯母乳喂养

468

    921

    3.  398

 0.  334

混合喂养(母乳为主

)181

    390

混合喂养(人工为主

)113

    192

人工喂养

  5l

    85

孕期并发症

359

    558

  18.  530

  0.000

  无

  454

    1  030

  在2 401例产妇中,筛选阳性的有813例,检出率为33. 86%。各因子呈阳性症状检出率依次为抑郁514例,占21. 41%;焦虑501例,占20. 87%;强迫472例,占19. 66%;敌对469例,占19. 53%;其他463例,占19. 28%;人际关系434例,占18. 08%;躯体化320例,占13. 33%;精神病性192例,占8. 00%;偏执179例,占7.46%;恐怖179例,占7. 46%。文化程度、人均月收、丈夫参与度、双方父母支持、孕期并发症等因素影响产妇心理健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 p="" 05)。

  3讨论

  心理健康是健康体系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分娩是对女性生理和心理的巨大挑战,往往构成重大的应激事件,如果调适不当,产妇极易发生情绪障碍。SCL-90量表是世界上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可以较全面地了解产妇的心理健康程度,对有心理症状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本次调查结果显示,33. 86%的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抑郁、焦虑、强迫症状得分均高于国内成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 p="" 36%。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因产后心理异常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醒我们对产妇进行心理筛查是相当重要的,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正确干预,可有效预防或减少不良结局的出现

  本研究影响因素分析中,不同年龄组产妇中的心理异常的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徐素君等的结论一致。剖宫产与正常产人群中心理异常的发生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研究表明,产妇分娩方式与强迫症状、抑郁有关。Mathisen等认为,与剖官产相比,正常产是产后抑郁症的保护因子,分析急性剖官产常在产程异常或胎儿宫内窘迫等紧急情况下实施,产妇缺乏心理准备,产程中发生的紧急情况、手术创伤等引起的产妇应激增强,易引起心理失衡,诱发抑郁症的发生。在本研究中由于排除了不良妊娠结局,产后6周仍母婴分离,如新生儿住院等负性生活事件,并且由于我国国情所致,有一部分剖宫产指征为“瘢痕子宫”,并不是急诊剖官产,故所得结论与Mathisen等有所不同。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经产妇的人数有所上升。本研究中经产妇和初产妇相比,产后心理异常的发生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国内学者对孕产史与心理异常发生关系观点不一。李淑玉认为经产妇对胎儿性别有特别的期望,这样也许会给自己增加精神负担,同时,经产妇经济压力相对较大,这些都会诱发经产妇产后抑郁i而刘萍花等的结论则是初产妇产后抑郁的检出率较高,认为可能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对分娩过度恐惧,尚未完全适应角色转换,担心自己不能胜任母亲角色等因素有关。刘小翠等[11]在研究中增加了艾克森个性问卷对产妇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分类,认为产妇的个性是产后抑郁的重要因素,产前神经质个性特征与产后抑郁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人格特征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倾向,对应激源的认知评价、反应和应对有重要影响。

  在本研究中,喂养方式的不同也不是产后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母乳喂养虽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母亲的睡眠,但它能增进亲子感情,提高婴儿免疫力,利于产妇恢复。人工喂养的产妇往往休息较好,故并不增加产后心理异常的发生。国内许多学者均认同产后睡眠差与产后抑郁密切相关。王琼瑶等研究了新生儿睡眠对母亲产后抑郁的影响,认为新生儿睡眠差可影响产妇睡眠,影响产妇情绪,是产后抑郁的诱因,适当地指导解决婴的睡眠问题,稳定母亲情绪,可预防产后抑郁,促进母婴健康。

  个人月收水平、文化程度低、丈夫参与度差等均是产后心理异常的影响因素。个人月收水平高的产妇更容易发生产后心理异常。分析原因可能是个人月收水平高的产妇对于产后照顾及婴儿培养等方面有更高的期望值,当期望值过高得不到满足时容易发生产后抑郁。文化程度高的产妇获取信息量大,对孕期和产后有科学的认识,遇到问题能冷静思考,大部分人能够以积极平稳的心态处理问题;文化程度低的产妇由于知识缺乏,甚至没有完善孕期检查,对孕期和产后可能发生的问题了解甚少,无法正确地处理遇到的难题,从而加重其心理负担,影响其心理健康。本研究发现丈夫在产后的参与度与产后心理异常明显相关。分娩是夫妻两个人的事,如果产后丈夫参与度差,产妇得不到应有的分担,心理压力得不到缓解,发生心理异常的几率将明显增加。很多研究都肯定了丈夫在整个围生期中的积极作用”,建议丈夫充分给予产妇关心和支持,对促进产妇维持心理非常重要。社会支持不仅来源于丈夫,还来源于家庭其他关系,特别是双方父母的关心和支持。维持产后良好的情绪,家庭的关爱支持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有研究结果显示,产妇与丈夫家人(长辈)的关系差是产后抑郁症的高危因素[14]。不良的家庭关系可导致或加重产妇的负面心理状态,增加产后抑郁症发生的风险。

  在本研究中,有孕期并发症的产妇心理异常的发生率高于没有孕期并发症的产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母子健康和分娩安全是妊娠期孕妇主要的压力源。有孕期并发症的产妇在妊娠过程中可能因为担心胎儿宫内发育,或者并发症本身的风险与不适,增加压力,成为异常心理的应激源。有研究认为孕期焦虑和抑郁与产后抑郁显著相关[15]。孕妇有焦虑或抑郁情绪者,50 010以上会发生产后抑郁症。孕期压力和抑郁情绪是产后抑郁的危险因子,甚至有研究认为产后3个月时抑郁水平强的影响因素是孕期评定的抑郁水平[16]。因此,可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心理健康水平的筛查和干预,对于产后抑郁症的预防起到一定的作用。尹春艳等提出产后抑郁的三阶段预防模式:分别从产前,发现和治疗焦虑、抑郁状态;产时,分娩镇痛降低生物学效应;产后,定期随访,给予心理支持,及时发现抑郁症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认为该模式有效且可行。

  产后6周产妇心理异常发生率较高,为更好预防妇女产后心理障碍,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在产后保健门诊常规对产妇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及时筛查出有心理症状的产妇,并根据其症状及严重程度,实施积极的心理疏导和转诊服务。采取多种方式普及有关心理知识,利用各种途径建议产妇及家属了解并重视产后心理健康,加强精神关怀,提供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心理干预在提高产后心理健康水平中的意义重大,同时,家庭的关爱理解是缓冲产后心理异常的有效方式之一。在心理疏导时,往往建议产妇及丈夫或家属陪同参加,通过产妇和家属共同反馈,提出有效建议,指导产妇有关情绪舒缓方式,可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家人也应学会如何关心帮助产妇走出心理障碍,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参考文献

  [1]谭红彤,刘丹,陈敏枝,等,产后6周妇女产后抑郁症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 (18):2812-2814.

  [2]王征宇.症状自评量表(SCI。-90)[J].I:海精神医学,l984,2 (2): 68-70.

  [3]陈树林,李凌江.SCL-90信度效度检验和常模的冉比较[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5):5.

  [4]刘一迪,李晓宏,张洪涛,等,产后抑郁发生现状及其相关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 (22):3794-3796.

  [5]郝玉苓.北京市通州区产后抑郁发病率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 (8):1696-1698.

  [6]徐素君,陈敏,陈立新,等.产后抑郁症在产妇中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6,23(2):194-196.

  [7]伍娇娇,冯望德,伍振.信阳市某医院产后抑郁症调查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96-98

  [8]Mathisen SE, Glavin K, Lien L, 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postpartum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rgentina: 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Int J Womens Heahh, 2013,5:787-793.

  [9]李淑玉,经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同妇幼卫生杂志,2016,7(3):63-66.

  [10]刘萍花,肖亚.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及护理策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 (33):5402-5403.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