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2019.08.22 09:35
355 0 0

  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

  张方平 四川省隆昌人民医院儿科,四川隆昌642150

  摘要:目的观察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因免疫能力低诱发严重疾病的发牛。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四川省隆昌人民医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的患儿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母乳喂养,观察组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比较wj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问和体重恢复至出生时的时问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喂养7 d后,观察组患儿的lgA水平明显高于财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喂养耐受性差的症状,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

  关键词:微牛念制剂;母乳;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

  中国图书分类号:R1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 4411( 2018) 11 -2472 -03;doi:10. 7620/zgfyhj.j.iss¨.1001 -4411. 201 8.11 24

  极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是发育尚未成熟,营养不足而过早离开母体的新生儿,胃肠道系统的器官和功能都没有成熟,在成长中需要给予一定的营养供应。在喂养中主张以母乳喂养为主,母乳喂养可提供患儿基本的营养,同时可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但是,因为患儿机体发育不成熟在喂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影响患儿营养的摄人和生长发育,同时还会降低免疫力,造成感染的疾病发生,危及患儿的生命引。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四川省隆昌人民医院出生的极低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的患儿64例,患儿表现为呕吐、腹胀、胃潴留和排便异常等症状,经诊断为喂养不耐受。排除严重的消化道畸形、遗传代谢性疾病及心脏功能障碍和呼吸窘迫的患儿,选人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儿中男15例,女17例;胎龄为29~ 33周,平均(32.1±0.8)周;出生体重为0.9~1.4 kg,平均(1. 31+0. 25) kg。观察组患儿中男14例,女18例;胎龄为30—35周,平均(32.6±1.1)周;出生体重为1.0~1.5kg,平均(1.36+0. 14) kg。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的治疗,给予静脉营养治疗,防止感染的发生,保证患儿的生命体征稳定,同时应用保温箱进行临床观察等。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的母乳喂养,通过观察患儿可耐受的母乳量逐渐增加喂养量。观察组患儿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微生态制剂选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l0970104),0.5∥次,每日2次,以鼻饲的方式给药;母乳喂养方式同对照组患儿。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IgA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7d后采集新生儿的静脉血,并进行离心后分离得到血清保存备用。

  1.3评价标准 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选择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和体重恢复至出生时的时间。IgA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分析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数据用(i±s)表示,组间比较用f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检验,以P<o. p=""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观察组患儿呕吐腹胀消失时间、达到全肠道营养时间、胃潴留消失时间和体重恢复至出生时的时间均明显较对照组患儿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 p="" 05)。见表1。

  表1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i±s)

观察组32

  3.  14+0. 74

  14.  69+2. 31

  4.  03+0. 95

  10.  23 +2.  14

对照组32

  5.  26+0. 96

  24.  58+2. 64

  5.  61±1.02

  14.  57±I.36

£值

    9.  894

    15.  948

    6.  412

    9.  682

,】值

    0.  001

    0.000

    0.  001

    0.  001

  到全肠道 胃潴留消体重恢复至H≠时问(d)失时问(d)生时的时问(d)

  2.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A水平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Ig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 d后,观察组患儿的Ig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治疗前、后IgA水平(x+.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g/L)

    治疗后(∥I.)

观察组

    32

    0.  48+0. 16

    0.  98+0. 26

对照组

    32

    0.  49+0. 13

    0.  72+0. 17

£值

    0.  274

    4.  735

P值

    0.  278

    0  014

  3讨论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新生儿在出生时的体重不足2.5 kg,一般是因为母亲在孕期的营养不足,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迟缓而又过早脱离母体造成的。体重过低新生儿的皮下脂肪相对较少,自身的保温能力弱,容易发生呼吸窘迫,诱发感染等疾病,严重时会危及生命,诱发死亡[5-6]。在极低体重的新生儿中,需要保证其基本生命体征的正常,需要在保温箱内进行观察,同时给予一定的营养保证新牛儿体重的增加和营养的摄入,增加免疫力f+分重要h。在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中以母乳喂养为优的喂养力,一方面可以为新生儿提供营养和能节,另一方面以保证患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疾病的发生。但是,因为出生极低体重儿的胃肠道等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尚未完善,在母乳喂养中容易出现在喂养之初发生呕吐不断,连续3 tl的喂养量减少,发牛胃潴留、腹胀或者血便等症状的喂养不耐受,m现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熏儿的感染发,li率更高,更容易诱发严重的疾病”。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对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彳i耐受进行治疗,保证患儿营养的吸收,使患儿的体重增加,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减少因为免疫能力低诱发严重疾病的发生。临床中可针对患儿入院时的症状进行对症和刈‘因的治疗,给予静脉营养供应,保证患儿的电解质等平衡,在保温箱中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对并发症的出现及时的治疗。以鼻饲的方式给予母乳,根据患儿的喂养需求量对母乳的喂养量进行调节,使患儿逐渐适应喂养的过程,但是在治疗中需要较长的时间,患儿的呕吐、腹胀、胃潴留等症状的缓解j等要较长的时间,同时使患儿达到全肠道内营养,恢复m牛时的体重用时较长,因为治疗时问较长,容易使患儿在喂养治疗中出现感染等疾病”。以单独的牲乳喂养缓解极低出生体重喂养不耐受患儿症状的效果并不{I著,微生态制剂是具有调节肠道的微生态平衡,促进常微生物生长繁殖,抑制致病的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活菌制剂,可以使肠道达到平衡的状态,促进消化,增加营养的吸收。极低出生体重新生儿肠道UJ的菌群尚未固定,因为发育迟缓等原冈造成患儿在新陈代谢较慢,因此,在母乳喂养巾容易出现喂养耐受,喂养不耐受又会阻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抵抗力增强,出现了一定的恶性循环”。通过对患儿的肠道芮群进行调节可以促进患儿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可有效改善喂养/fj耐受的症状”。

  本研究中选人的极低出生体蕈儿喂养不耐受的患儿分为母乳喂养的对照组与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的观察组喂养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儿临床疗效的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的免疫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o. p="" 05)。,可见微生制剂联合母乳喂养町有效改善患儿的喂养不耐受症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微生态制剂在调声肠道内菌群中具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帮助极低出生体重患儿尚未均衡的肠道菌群维持平衡;双歧杆菌呵以分泌分解酶的水解蛋白,使胃排空加快,促进新陈代谢,同时更有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促进营养的吸收;患儿的呕吐、腹胀和胃潴留的症状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同时可以增加母乳的喂养量,在母乳喂养中患儿的免疫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能够保证患儿生长发育中必需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吸收;增加肠道的免疫力,提高抗病的能力,有利于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改善,促进患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18]。

  综上所述,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的喂养耐受性差的症状,能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的安全性较高,同时应用经济、方便。

  参考文献

  [1]吴俊,吴本清,黄俊洁,等.极低和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医院感染的十年变迁[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 (19):2228-2231.

  [2]曾绮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综合临床干预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2013,48 (5): 86-87.

  [3]孙凤杰,黄润中,徐婧,等,血浆胃动素水平与早产儿喂养 耐受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3,15(4): 249-253.

  [4]Xu YM, Zhu XP, Xiao Z,et al.Influence of aggressive nutritional support o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l. Clin Exp Obstet Gynecol, 2014, 41 (6): 717-722.

  [5]朱将虎,叶晓华,叶伟,等.早产儿口服布拉氏酵母菌的临床观察[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12,27 (6):398-400.

  [6]李洁,韦红,石苗苗,等,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3):471-472.

  [7]李春杰,肖志辉.极低体质量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凶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 (10):1165 -1167. 1171.

  [8]闭宏娟,黄谊思,韦秋芬.强化母乳与液态奶在早产儿的应用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 (14):2212-2213.

  [9]薛继红,钟红平,李莉,布拉氏酵母菌及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喂养极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3,17(11):1961-1963.

  [10]华玲玲.微生态制剂联合母乳喂养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4 ,29( 18):2921-2922.

  [11]Hafiel C ,Pagel J, Rupp J ,et aL Prophylacric use of Lacmbacillus acidophilus/Bifidobacterium infant is probiotics and oulcome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J].J Pediatr,2014 ,165(2):285 -289.

  [12]Repa A, Thanhaeuser M, Endress D, et al.Probiotics(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and Bifidobacterium bifidum) prevent NIEC in VLBW infants fed breast milk but not formula[ J]. Pediatr Res,2015, 77 (2):381-388.

  [13] Zbinden A, Zbinden R, Berger C, et al.Case series()f Bifidobacterium longum hacteremia in three preterm infants on prohiotic therapy[J]. Neonatology, 2015, 107 (1): 56-59

  [14]范国华,早期纯母乳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IgA水平和感染状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3, 28 (33):5489-5490.

  [15] 吴繁,崔其亮,张慧,等,出院后不同喂养方式对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1~3月龄体格生长的影响[J].临床儿科杂志,2012, 30 (9):814-818.

  [16]Stoll BJ, Hansen NI, Bell EF,et al.Neonatal outcomes of extremely preterm infants from the NICHD WeonataJ Research Net-work[ J].Pediatrics, 2010, 126 (3): 443-456.

  [17]Morgan JA, Young L,Me Guire W. Pa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J]. Curr Opin Iniect Dis, 2011, 24(3):183-189.

  [18]Rojas MA, Lozano JM, Rojas MX,et al.Prophylactic probiotics t。prevent death and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prelerm infarits[J] Pediatrics, 2012, 130 (5): e1113-1120.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