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2019.08.12 11:05
414 0 0

  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董明安(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就诊于我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改善神经功能缺失,安全性好,可推广。

  关键词:血栓通阿替普酶急性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07-0157-01

  急性脑梗死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能够重建脑组织的血液功能,减少脑梗死面积、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改善预后[1]。阿替普酶是一种血栓溶解药,主要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两种药物常用于临床,但对于两者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血栓通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2014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疗指南和2017中国缺血性卒中溶栓科学声明所选患者均符合发病4.5h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适应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 55.71+13.09)岁,发病时间0.5—5h,平均发病时间(3.02+1.80)h。观察组男性38例,女性18例,年龄44~69岁,平均年龄(57.54+10.91)岁,病程0.5—4.5h,平均发病时间(2.61+1.44)h。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患者诊断明确后开启溶栓绿色通道,完善溶栓前血常规、血糖、心电图等检查,明确溶栓适应症后经家属同意签字即给予rtPA标准剂量溶栓治疗,平均DNT=51min。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批准文号S20110051)0.9mg/kg,总剂量的10010于Imm内快速推注,余量于th内静脉泵入完毕,阿替普酶仅使用一次。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m栓通(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WS-10460( ZD-0460)) 500mg+100'/o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14d为1个疗程。两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200mg口服,14d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3.1评价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I量表。

  1.3.2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痊愈即神经功能完全恢复,日常生活完全自理,无后遗症;显效即神经功能缺失<250'/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60分;有效即神经功能缺失在25u/o~5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1—60分;无效即神经功能缺失>50%,日常生活能力评分<40分。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神经功能缺损评价:采用NIHSS评分,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恢复越好;③不良反应情况: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皮肤出血、心慌胸闷。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的形式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经药物治疗,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66%,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2%,X2值为5.22,P<0.05,见表1。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56

    32

    10

    6

    8

    85.66%

观察组

    56

    37

    12

    5

    2

    96.12%

  2.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32,P~0.081),治疗7d、14d后两组神经功能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治疗14d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 t=3.414.P<0.05),见表2。

  表2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组别

    时间

    NIHSS评分


    治疗前

    4.27t3.51十

  对照组(n=56)

    治疗7d

    9.72t2.93

    治疗14d

    8.44+2.70

    治疗前     

14.51+3.62'

  观察组(n=56)

    治疗7d

    8.90t3.1I

    治疗14d

    6.73+2.06#

  注释:R0.05,治疗14d时与对照组比较#P<0.05。2.3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恶心、呕吐2例,头晕头痛2例,皮肤出血l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头晕头痛1例,心慌胸闷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X2值为1.69.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要素是尽快重建缺m脑组织的血液供应,溶栓治疗是首选措施,发生脑梗死6h内是溶栓的佳时间窗,大量研究表明,距离发病每隔30min,缺血半暗带就会扩大一次。A类证据表明在发病3h内,rtPA溶栓治疗是首选方法,而rtPA的疗效与用药时机呈曲线关系,用药时问越推迟则疗效越差,而我国国家卒中数据库表明,发生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只有16%能够在3h内送达医院,而接受rtPA治疗的患者也只占7 %c2]。阿替普酶是一种rtPA溶栓剂,静脉注射后一旦与纤维蛋白结合就可激活其药理作用,诱导纤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而起到溶栓的作用。阿替普酶在溶栓的同时会导致凝血异常而影响微循环,导致脑组织的灌注减少或者延迟,而本研究中使用的血栓通主要成分为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血栓形成、保护脑神经、改善微循环等活血化瘀的作用。本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比较,阿替普酶联合血栓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修复,联合用药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增加。

  参考文献

  [1]李春镇,盛佑祥,杨万章,尿激酶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综合评价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4(10):924-926.

  [2]刘惠宇,朱丽芳,谢冬玲.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28(8):528.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