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的研究进展

2019.11.14 09:49
488 0 0

  自杀未遂者家属心理状态及需求的研究进展

  郑 悦 陆璐 李小平 王建玉 许烨劫 张海音

  【摘要】自杀未遂者家属在病患照顾以及自杀预防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显示家属在经历自杀未遂事件时会经历病耻感、压力、焦虑等心理状态。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深入探讨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和针对家属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自杀未遂;家属;心理状态;心理需求

  【中图分类号】R749.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952( 2018) 05-0803-03

  自杀未遂是指故意的、自我造成的,以死亡为目的,导致身体受伤但未死亡的行为。包括所有非致命行为,如未完成的自杀、不成功的自杀、自杀姿态、表演性自杀未遂、流产的自杀和矛盾的自杀。中国的自杀未遂,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城市大多数为服药,尤其是安定类药物,农村服用农药比例高于城市。自杀行为多在晚间实施,且春、夏季高于秋、冬季陋]。自杀原因主要有家庭纠纷、婚恋问题、情绪问题、工作学习问题、躯体疾病、人际关系、精神心理问题、意外事件、媒体影响等口]。在家庭环境方面相比其他人群存在更多问题,特别是家庭沟通、决策和应对问题能力。

  目前大部分的研究是关注卫生专业人员在识别和风险管理中所起的的作用。然而,75%的患者无法被精神卫生人员所关注,很少或没有机会进入临床干预[5]。这些患者的照顾压力基本由家属承担。因此了解家属的心理状态以及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一家属对自杀未遂的反应

  当得知家人自杀行为,家属常为了“保护”自杀未遂者要求避免谈及自杀事件。例如家属可能要求来探视的亲友不要提及“自杀”这两个字,或是强调只是到医院进行健康检查。大部份的家属会放下身边的事情到医院陪伴和照顾,而忽略自己的情绪和身体需求,更忘记自己也是遭逢重大事件冲击的受害者。一项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调查发现家属或朋友在事件发生时会因为惧怕当事人的愤怒或背叛感而不愿对外告知自杀未遂真实信息一]。

  二 自杀未遂者家属的精神心理状况

  自杀行为会给家属带来复杂的心理影响,家属在对自杀未遂者的支持和照顾中可能面临精神和情感创伤风险。

  1 自杀风险

  自杀家族史是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风险因素。对住院患者的横断面调查显示家庭成员自杀未遂会提高其他家属的自杀意念,也会增加自杀行为的风险。但家族自杀史和自杀未遂史对家属的影响可能并不相同,Rodante等通过对157名女性住院患者的对照研究发现,有家族自杀未遂史的患者(26.1%)相比与家族自杀死亡史(23.6%)更有可能出现自杀未遂行为。

  2病耻感

  与自杀相关的病耻感可能是一些家庭选择回避自杀话题的原因。因文化禁忌或相关的病耻感会让家人选择回避而不是解决危机。Tzeng等通过对34名自杀未遂者和49名亲属或同事的访谈发现,面对照护难题,一般人可能会寻求亲朋好友帮忙,但由于“自杀”可能会被家属视为“不光彩”的事,因此即使面临困难也很少向他人求助。一项针对15名自杀未遂者及家属的研究发现,家庭体验到病耻感会对幸存者的社会互动能力以及家庭在社区中的动态关系造成巨大压力,并且很可能导致家庭在自杀事件发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感到孤立和边缘化。目前大部分自杀病耻感的研究关注的是自杀死亡者家属,自杀未遂者家属面对社会医疗救助时是否存在病耻感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足。

  3情绪压力

  子女自杀未遂,父母描述初的感觉是震惊、愤怒和怀疑,后反应包括压力、焦虑、罪恶感和在某些情况下临床抑郁症的发作或恶化II]。Greene等[12]通过6~24个月随访发现,父母在经历子女自杀未遂后突出的情感是关心和悲伤、焦虑和担心,甚至有部分出现敌意。台湾学者蒋秀容[13]通过对8名自杀未遂者家属的研究总结家属在照顾自杀未遂者期间的情绪反应变化包括“紧张不安”、“担心害怕”、“无奈”及“心痛难过”四个特点。当个案发生自杀未遂行为时,家属体验到紧张不安,感到恐惧和压力,因为他们害怕患者可能会再次自杀;历经反复自杀后,家属会深感无奈、心痛、麻木,甚至出现愤怒等负面想法。Barksdale等采用照顾者压力量表( CCSQ)、家庭生活量表(FIQ)、哥伦比亚损害量表( CIS)测量1854名住院患者家属的压力和家庭功能。结果表明,自杀未遂者家属在主观内化压力(如担心和内疚)和客观压力(如限制活动)方面更突出。但在这项研究中,测量是基于家属的口头报告,有效性有待评估。

  大部分研究显示家属在经历事件时会体验紧张、压力、抑郁、焦虑、无奈等心理状态,这些体验可能让家属回避“自杀”话题,进而影响求助行为和照顾能力。此外,家属自己本身的特点,以及病人和他们的关系,也可能是影响家属的心理状态和态度的重要因素。例如,自杀未遂儿童的父母,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患者,同时也可能更加焦虑患者今后的生活,这意味着家属承担的情绪压力更大。

  三 自杀未遂者家属的心理需求

  1解决困扰

  家属的困扰主要来自情绪压力、社会支持以及患者沟通。研究发现,家属长期照顾自杀未遂者,身心俱疲造成无形压力,情绪困扰明显。一方面担心患者再次自杀感到恐惧和紧张,另一方面面对多次自杀未遂者家属会感到无奈、心痛和麻木。一些家属也会因为担心自杀突发状况陷入工作与家庭无法兼顾的适应困境。当家属获得的外部支持较少或者不知道有哪些可用的支持时,他们会感到“孤立”和“孤独”。特别是当自杀行为带来的病耻感影响到社会交往,一些家庭会感觉到标签化和边缘化[IO],因此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包括理解和尊重。此外,与患者的沟通也是困扰家属的问题。一些家属认为很难为自杀未遂者提供帮助,因为患者不愿意和家庭沟通或谈论“自杀”话题,这使得家人很难理解患者的想法,特别是隐藏的自杀意图。

  2信息需求

  有调查显示,自杀未遂家属或朋友希望更多了解医疗照护和自杀预防信息。例如医院、长照中心或康复机构等康复照护的资源№],自杀热线和当地咨询中心的信息一,以帮助家属更好地照顾亲人并指导他们进行心理求助。一项针对ICU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家属的需求调查[15]表明,家属一方面希望对患者病情(90%)、诊疗措施(79%)、疾病知识(77%)等方面增加了解,另一方面希望医务人员认真倾听家属的需求和意见( 100%)、细心解释疑虑(100%),同时帮助有自杀倾向的患者心理疏导( 13%)Lis]。精神卫生专业人员需要重视对自杀未遂者家属的关心,要了解家属的内心体验和他们的心境,提供鼓励与支持。例如引导家属以叙事方式说出自杀事件带给全家生活上的改变(包括生理、想法、感觉与行为等方面),让他们表达对这些改变的感受,以寻找合理的适应模式和解决办法。

  四 总结与展望

  自杀未遂研究对于自杀预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家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有效地帮助自杀未遂者,家属需要认识到自杀行为对他们的影响。目前关注自杀未遂者家属在自杀行为发生后的心理状态的研究有限。大部分对家属和自杀的临床研究都集中在如何帮助家庭应对失去亲人的创伤或者家庭治疗上,且主要针对儿童或青少年自杀行为,较少有研究探讨自杀未遂者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和需求。现有研究大多通过质性访谈获得相关信息,基于研究对象口头表述可能受研究者主观偏差影响,研究数量有限也可能代表性不足,今后研究可结合量化研究增加量表自评验证。此外,自杀未遂者家属面对社会医疗救助时是否存在病耻感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足,心理状态及需求之间存在哪些相关影响因素,家属状态是否与患者之间产生相互影响,针对自杀未遂者家属如何提供及时有效的干预等问题还较少探索,后续研究可对此开展继续深入探讨。

  了解家属对于自杀未遂态度、心理状态以及需求有助于增加对患者和家属对自身心理情绪状态的认知,帮助其更好地度过危机,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自杀未遂的识别及再次自杀行为的预防,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更多关注。

  参考文献

  1.杜睿,江光荣。自杀行为的分类与命名:现状、评述及展望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5; 23 (4): 690-694

  2.安静,李献云,童永胜。北京市综合医院急诊科自杀患者的自杀行为特征分析。中华精神科杂志,2014; 47 (4): 242-246

  3.张杰,周锐,宋超。某医院急救中心7年间自杀未遂者特征分析。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2; 21(5):519-522

  4. Rezaei F.Family process and content: comparing families of suicide attempters,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positive patients and general population in southern iran, 2012. Ann Med Health Sci Res.2015;5(1): 78-82

  5. Owens C, Owen G, Belam J,et al. Recognising and re- sponding to suicidal crisis within family and social networks: qualitative study. Bmj.2011; 343( 7828): d5801

  6.卞凤珍,冯欣蓓,曾雯琦。烧炭自杀企图者之家庭照护。护理杂志,2013; 60 (6): 84-89

  7. Carc.ia-Williams ACJ, McGee RE. Responding to a suicidal friend or family memloer:A qualitative study of college students. Death Study, 2016; 40 (2): 80-87

  8. Rodante D, Rojas SM,- Feldner MT, et al.Differences be-tween female suicidal patients with family history of suicide attempt and family history of completed suicide. Compr Psy- chiatry, 2016; 70: 25-31

  9. Tzeng WC, Lipson JG. The cultural context of suir.ide stigma in Taiwan. Qual Health Res. 2004; 14(3):345-358

  10. Sun FK, Long A, Huang XY, et al.Family care(1f Taiwanese patients who had attempted suicide:a grounded theory study.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008; 62(1):53 - 61

  11. Ferrey AE, Hughes ND, Simkin S,et al. The impact of self-harm by young people on parents and families:a qualitative study. BMJ Open, 2016;6(1): e00963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