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在促进静脉给药规范性中发挥的作用

2019.09.03 15:21
325 0 0

  临床药师在促进静脉给药规范性中发挥的作用

  邱 菡 魏怡雯(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药剂科深圳518000)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临床静脉给药方案规范性的方法。方法:临床药师对本院神经外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并抽查该科患者所用注射药品的溶媒配伍、滴速等相关信息,结合所发现问题整理宣讲资料,通过集中授课以及制作宣教材料等形式向临床科室反馈意见,宣讲过后2周,再次在神经外科进行问卷调查及抽查患者用药信息,方法如前。结果:宣教前后数据对比中,医护人员问卷得分具有显著差异,宣教后患者输液滴速合格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静脉注射药物不良反应较多且严重,应用期间须时刻关注用药安全性问题,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密切关注用药细节,确保治疗有效性的同时也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关键词:配伍滴速临床药师

  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11-0174-02

  The role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improving the safety 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Qiu Han Wei Yiwen(Department of Pharmacy,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Shenzhen Guangzhou 5180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safety of clinical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Methods: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the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 of the hospital medical personnel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while Sample medication information of the hospitalized

  patients. Results: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cores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qualified rate of dropping rate have rised obviously. Conclusion:Intravenous drug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ore and more serious,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details of drug use in the daily work to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treatment, but also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patients.

  Key words:Compatibility Infusion rate Clinical pharmacist

  静脉输液是指建立静脉通路,通过静脉实施给药、输血、血液动力监测等手段。近年来,静脉输液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12年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静脉注射导致的不良反应占56.7%。本研究针对静脉滴注给药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整理宣教资料及讲课课件,比较宣讲前后两组数据,为促进合理应用静脉注射用药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观察对象:选择2016年7~8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患者100人次。开展宣讲前抽取50例,开展宣讲后抽取50例,年龄18~80岁。人选标准:入院后给予大容量注射液给药。排除标准:危重,GCS评分<10分;已知妊娠女性;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抽查期间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

  1.2观察方法:①2016年7月6日上午开始输液治疗后开始巡查病房,从普通病床01床开始对正在输液的患者进行信息收集,直至收集满50例次。②针对所发现问题整理我院神经外科常用注射液应用注意事项,同时根据相关内容完成问卷考核(问卷考核内容主要围绕神经外科常用静脉注射用药的配伍、滴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发放并回收问卷35份(医生15份,护理人员20份),并敦促定期组织人员熟悉这些内容。③宣讲结束后2周,2016年7月20日上午再次对患者进行信息收集,方法如前。同时,组织神经外科医护人员再次完成问卷答题,共发放问卷35份(医生15份,护理人员20份)。④对宣讲前后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用药合格率评判标准以药物说明书为主。

  1.3观察指标:①核对住院患者的注射药品的溶媒配伍信息、滴注卡上记录的滴速信息以及实际滴注速度。②回收医护人员问卷,批改并评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采用Fisher检验;检验水准=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情况:100例次的患者中,男性63例(63%),女性37例(37%),年龄25—63岁。宣教前后入选的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相关结果:①开展宣讲前,抽查的50例住院患者的用药信息中,静脉用药的溶媒配伍合格率为98010,滴注速度合格率为60%,输液卡与实际滴速吻合率为25%。宣讲前临床医护人员问卷得分为( 26.28+9.42)分。开展宣讲后,抽查的50例住院患者溶媒配伍合格率为1000/0,滴注速度合格率为86%,输液卡与实际滴速吻合率为60u/0。宣讲后临床医护人员问卷得分为(58.28±14.03)分。②根据两组数据比较,宣讲前后静脉用药滴注速度合格率( P=0.0034)、输液卡登记滴速与实际滴速吻合率存在显著差异( P=0.0069),溶媒配伍合格率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0.315);医护人员问卷得分在宣教前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

  3讨论

  研究表明,许多注射剂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溶媒配伍不当及滴注速度过快可能存在相关性。静脉输液应用中出现的不合理情况与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知识的掌握,以及相关规定的执行力不足紧密相关。本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主要包括输液卡登记内容与真实情况不符,干预前吻合率仅为25%。分析原因可能与需输液患者人数多,护理人员工作强度大,从而导致不能细致完成工作流程相关。通过干预前滴速合格率偏低的情况也可看出医护人员对一些需严格控制滴速的特殊药物,如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有资料显示药物的滴速过快、药液浓度过高等均是与其不良反应发生显著相关的因素。此外,对于含有脂肪乳以及氨基酸类注射剂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存在认识不足,对注射这类药物滴速过快所致严重不良后果口1缺乏警示。因此,在神经外科应用该类药物医护人员应认真且谨慎,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专种临床药师通过对临床实际情况的调研,收集并总结了相关问题,包括对专科常用静脉注射用药溶媒配伍、专科常用静脉注射用药滴速要求、静脉注射用药国内滥用现状以及注射液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等几方面的讲解和介绍,并为临床制作电子版以及纸质版资料,方便临床查询相关信息及工作提示,也为临床的持续学习提供了帮助。从干预后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的结果来看,开展医护人员药品专业知识的培训可快速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临床药师对静脉输液用药注意事项开展宣教,在医护人员对静脉输液知识的掌握、滴注速度合格率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同时也提示,临床药师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培养临床与药学紧密结合的独立思维能力,选取具有临床意义的干预重点,密切关注用药细节,警惕药物不良反应,为保障临床用药的规范性与用药安全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对于此类工作,药学人员必须持续开展,药师应结合临床专科实际情况及用药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规范的操作流程才可发挥长期有效的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晓霞.静脉输液治疗的实践[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7(14):121.

  [2]张宇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146例临床研瓤.基层医学论坛,2014(2):240-241.

  [3]胡敏芝,谢燕芬,谭尚展,等,住院患者静脉输液滴注速度安全问题调查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2(45):491.

  [4]杨枫,探讨抗茵药物不合理使用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5(4):133-134.

  [5]闫忠芳,陈丽芳,齐玉梅.97例脂肪乳注射液致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0(32):3038-3040.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