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治疗儿童大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2019.08.30 14:03
210 0 0

  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治疗儿童大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治疗儿童大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型血管瘤患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照组接受局部硬化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采用局部硬化注射治疗相比,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对儿童大型血管瘤临床疗效更为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关键词:普萘洛尔局部硬化大型血管瘤儿童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11-0094-02

  皮肤血管瘤是临床婴幼儿较为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临床患病率约为4%,女性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血管瘤多在婴幼儿出生时或出生后几个月内发生,尤其是在出生后1—2个月生长速度快。对于伴有遗留萎缩性瘢痕或溃疡患儿需尽量在4~6周时及时治疗。早前临床治疗儿童血管瘤的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但感染风险提高、生长迟缓以及肾上腺素轴抑制等不良反应多见,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目前临床上对普萘洛尔口服治疗儿童大型血管瘤的研究较多,然而对于局部硬化联合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对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治疗儿童大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旨在为提高儿童大型血管瘤临床疗效提供参考。

  1资料和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大型血管瘤患儿,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研究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3—25个月,平均年龄(8.O±1.3)个月,体重5.2~12.5kg,平均体重(6.3+1.1 )kg,瘤体直径5~12cm,平均瘤体直径(7.0+0.5 )cm;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5—26个月,平均年龄(7.8±1.6)个月,体重5.1~12.Okg,平均体重(6.1+1.5 )kg,瘤体直径5—llcm,平均瘤体直径( 7.1+0.7) cm。不同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接受局部硬化治疗,具体步骤如下:在B超或DSA引导下对瘤体内注射平阳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对比剂等四联硬化剂,同时根据瘤体大小对用量进行调整(总量≤8mL);常规采用注射器(2mL)抽取2mL硬化剂,选用四号半头针进行穿刺注射,从瘤体外约0.5cm的正常皮肤部位进针,待针头插入瘤体组织后回抽看是否出血,随后将硬化剂慢慢注射进入瘤体,直至瘤体肿胀或者苍白,硬化剂注射后对针刺处压迫几分钟,预防药液流出,每次注射用量≤2mL;若注射一次未能消退应每隔7~10d予以重复治疗;对瘤体较大者可予以多点和多平面穿刺注射,确保各个部位均能得到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普萘洛尔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治疗之前采取常规检查,如24h心电图和胸部X线检查,待24h心电图检查显示正常后第二天予以普萘洛尔口服,初始剂量为每天l.Omg/kg,于每天上午服用,服用第二次后2h对心电图进行检查,出院后叮嘱患儿家属根据该剂量进行口服,治疗时间为5~6个月。硬化和口服治疗后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前6个月随访时间为每月1次,后6个月为每6个月一次,随访时对血糖、血压和心率进行检查,并观察瘤体大小、色泽、温度和不良反应等,同时根据体重对普萘洛尔剂量进行调整。

  1.3观察指标:(1)评价并比较不同组临床治疗效果:①治愈:治疗后瘤体全部消失,且表面色泽恢复正常,未见功能异常,随访无复发;②显效:治疗后瘤体较前减少>80%,皮肤色泽恢复接近正常水平或者存在色素轻度沉着,虽未见功能异常,但由于外观没有完全恢复,依然需治疗;③有效:治疗后瘤体显著减少,减少程度76%—80%,依然需要进行治疗;④无效:治疗后瘤体保持不变,未见缩小或较前增长。(2)记录并比较不同组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发热、局部肿胀、组织凹陷和溃疡坏死等。

  1.4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予以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L检验,检验水准为a=0.05,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详见表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1不同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不同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不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不同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血管瘤是儿童时期较为多见的一种先天性“血管肿瘤”,1岁以内患病率为40/o—lOo/oc3]。大型血管瘤是指瘤体直径大大于Scm。若儿童大型血管瘤较大且未受到控制将发生溃疡出血、感染和坏死,这对肢体功能和美观带来极大影响。

  法国学者于2008年6月首次报道,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为临床提供了新型途径。有文献报道,普萘洛尔对儿童血管瘤起效快速,能缩短血管瘤自然病程。研究证实,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的机制可能为收缩血管、抑制血管形成,以及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等。陈茜岚等旧研究报道,采取聚桂醇泡沫局部硬化剂对婴幼儿血管瘤治疗效果明确且安全。本研究采用的局部硬化剂为平阳霉素、利多卡因、地塞米松和对比剂;平阳霉素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破坏血管瘤体内皮,促进瘤体缩小;利多卡因是一种酰胺类药物,具有毒性低和穿透性强等特点,注射后无局部刺激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较小;地塞米松具有抗风湿、抗过敏、抗炎和免疫抑制等效果,使用过程中能降低平阳霉素导致的炎症反应;对比剂能在X线下对药液的分布情况进行观察。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结果与刘新献[6等研究报道类似。

  综上所述,与单纯采用局部硬化注射治疗相比,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对儿童大型血管瘤临床疗效更为明显,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严延,王立丹,黄穗,放射介入联合口服普萘洛尔治疗儿童特殊血管瘤疗效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679-1681.

  [2]倪思利,王华.卡替洛尔与普萘洛尔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20):2002-2004.

  [3]陈瑜,大剂量普萘洛尔治疗儿童血管瘤的观察与护理[J].当代护士:专科版(下旬刊),2015(4):77-79.

  [4]汤陈璐,沈卫民,崔杰,等.口服普萘洛尔治疗血管瘤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1):117-120.

  [5]陈茜岚.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外阴血管瘤7例临床分析[J].儿科药学杂志,2016,22(1):12-14.

  [6]刘新献,黄穗,刘帆.普萘洛尔联合局部硬化治疗≤5个月儿童大型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研究[J].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7,5(4):222-22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