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2019.08.29 15:28
364 0 0

  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王 磊(河南省济源市中医院济源459000)

  摘要:目的:探讨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益气祛瘀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神经功能恢复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济源市中医院98例IS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益气祛瘀丸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 NIHSS)评分、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分析两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血清VE-cadherin、TM及vWF水平等相关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ADL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仅观察组出现2例轻微便秘,未对治疗产生影响。

  结论:给予IS通窍活血汤加减与益气祛瘀丸联合治疗,疗效高,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效果好,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益气祛瘀丸通窍活血汤加减神经功能恢复血管内皮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11-0066-02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中老年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受生活节奏加快、饮食习惯改变等因素影响,发病率明显升高,年龄甚至趋于年轻化,对人们健康、生命安全均产生极大危害…。IS属中医“中风”范畴,为本虚标实之证,《素问·经脉篇》记载:“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提出气虚致血瘀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原因,气虚为发病之本,血瘀为病邪核心。此外,中医认为外感风邪、情志失调、过度劳累等均会造成气血紊乱、脉络受阻,进而增加中风发生风险,临床治疗基本原则以活血化瘀、益气、醒脑为主。本研究对98例IS患者分组治疗,探究通窍活血汤加减+益气祛瘀丸对IS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98例I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6:23,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36+11.47)岁;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7:22,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3.15+11.53)岁。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参与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①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中IS诊断标准;②中医诊断:根据《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对IS拟定的中医诊断标准[41,以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偏身麻木、神志昏蒙、舌强言蹇或不语为主症;舌苔薄、脉沉细;急性发病;病发多有诱因;好发于40岁以上。具有2项以上主症,发病急,结合先兆症状、诱因诊断为中风。

  1.3纳入、排除标准:①纳入标准:纳入患者满足中西医诊断标准;知情,且自愿签署同意书。②排除标准:肝、肾功能严重异常;合并颅内肿瘤;纳入研究前3个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

  1.4方法:(1)对照组给予益气祛瘀丸治疗:①基本药方组成:黄芪30g、丹参30g、党参30g、赤芍30g、川芎30g、大黄30g、三七30g、桃仁30g、生首乌30g、僵蚕20g、蜈蚣20g、地龙20g、水蛭20g;②将上述药材研磨为粉,蜜炼为丸,30g/次,2次ld,疗程为30d。(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①基本药方组成:天麻15g,胆南星、赤芍、半夏、白术、川芎各12g,厚朴、桃仁各9g,红花6g,水蛭、细辛各3g,麝香0.5g,服药方式为冲服;②随症加减:下肢无力者加桑寄生;口眼歪斜者加全蝎、僵蚕;言语不利者加郁金、石菖蒲;小便失禁者加桑螵蛸;头痛甚者加钩藤、白芷;③所有药物用600mL水煎服,取汁300mL,早、晚各服用一次,1剂ld,疗程为30d。

  1.5观察指标:①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圈对两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予以评估,分值越低越好。②血管内皮功能:治疗前后,分别抽取静脉血,剂量在2~3mL,对血液进行离心处理,并对上层清液进行检验,VE-cadherin、TM及vWF水平的检测方法为酶联免疫吸附法。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 ADL)16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得分越高越好。④安全性。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分析。

  1.6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8.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表示分别为(x+s)、(%),用£检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NIHSS评分对比结果:NIHSS评分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0.05),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78,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xts,分)

  两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比较.png

  2.2血管内皮功能:两组治疗前血清VE-cadherin、TM及vWF水平等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水平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cadherin、TM及vWF水平比较(x±s)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VE-cadherin、TM及vWF水平比较.png

  2.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治疗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05),观察组治疗后数据评分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 t=6.593,P<0.05),见表3。

  表3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比较(x+s,分)

  治疗前后两组ADL评分比较.png

  2.4安全性: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肝、肾异常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仅2例出现轻微便秘现象。

  3讨论

  IS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发病率、致残率均较高,以中、老年人群为常见的发病群体,对人们的健康、生活质量影响巨大。随着IS发病率不断上升,其防治已引起临床广泛关注与重视。临床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在IS发生、进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理改变多表现为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提示管内皮功能在IS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同。VE-cadherin属钙黏蛋白家族成员,具有较高特异性,广泛存在于不同类型血管内皮细胞,在调节微血管内皮通透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故检测VE-cadherin可间接了解微血管内皮细胞是否存在损伤。TM是一种抗凝活性糖蛋白,由血管内皮细胞特异表达,具有抗凝活性,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时,可大量释放TM进入血液,因此是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的重要指标。vWF是由血小板d颗粒及内皮细胞合成的一种粘附性多糖蛋白,可激活血小板功能,促使血小板粘附于血管内皮组织,进而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诱发IS。

  IS属中医“中风”范畴,《内经》中记载有“偏风”、“半身不遂”、“仆击”等,中医认为中风是风、火、虚、痰、瘀等病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痹阻脑脉进而引发中风。《类证治裁·中风》中记载:“真中风岁风从外中,亦由内虚招风”;《灵枢·刺节真邪》亦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中风候》:“风偏枯者,有血气偏虚……血气凝涩,不能润养”,均提出气虚血瘀为中风病因病机,故治疗应以益气祛瘀、通窍活血为基本原则。益气祛瘀丸方中重用党参、黄芪以补气益气,合用川芎、桃仁、赤芍、红花、大黄、三七、丹参活血、化瘀、通络,加用蜈蚣、地龙、僵蚕、水蛭破血逐瘀,诸药合用使气生瘀去,全身条达。高丽霞等c8研究中指出,给予IS益气祛瘀丸治疗,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此外,吴晓华等【9】研究指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IS,可有效提高神经功能。通窍活血汤方中天麻平肝息风、祛风止痛,主治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赤芍清血凉血、活血祛瘀;半夏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川芎祛风止痛、活血行气;胆南星息风定惊、清热化痰;白术燥湿健脾;厚朴降逆平喘、行气消积;桃仁、红花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水蛭破血通经、消积散症;细辛解热利尿、发汗祛痰;麝香开窍活血、破血化淤;随症加减,共奏行气活血、化痰的功效。临床实践发现,通窍活血汤除了上述功能,还可以对微循环予以一定程度改善,起到抗炎、抗氧化等功能,通过对脑细胞代谢予以改善,促进脑血液供应加快,进而对血管内皮功能起到重要保护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血清VE -cadherin、TM、vW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给予IS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益气祛瘀丸治疗,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早期恢复使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也得到明显的改善。对ADL评分结果分析,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说明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更佳,治疗过程中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改善卒中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脑血管意外恢复期的重要治疗目的,通窍活血汤加减联合益气祛瘀丸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而有利于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综上,给予IS通窍活血汤加减+益气祛瘀丸联合治疗,对神经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有利于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翔,刘从国,张继红,等.益气活血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Meta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873-876.

  [2]高鹤,李会娟.活血化瘀化痰通络法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l,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4):386-38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4]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1.

  [5]熊光,张润,柳华,心理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5,27(1):128-129.

  [6]胡建荣,孙晓川,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4):867-868.

  [7]孙韶刚,益气活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5,36(7):808-809.

  [8]高丽霞.益气祛瘀丸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46例临床观察[Jl.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2):483-485.

  [9]吴晓华,闫金辉,蔡书景,等.通窍活血汤加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NO及tNOS、iNOS含量的影响[Jl.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02-2404.

  [10]李培富,康斐,王红玲.加味通窍活血汤治疗瘀血型偏头痛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4,29(9):1362-1363.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