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

2019.08.22 13:47
239 0 0

  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

  沈祖建①

  【摘要】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输m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贫血患者为本研究对象,根据输血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给予成分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次输血间隔时间和平均输血量及治疗前后血液学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每次输血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96、22.39,P<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HCT、Hb、RBC指标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2、5.68、4.73,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40、16.04,P<0.05),,结论:成分输山可有效改善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成分输血; 慢性贫血; 血红蛋白; 红细胞

  doi: 10.14033/j.cnki.cfmr.2018.13.0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13-0061-03

  慢性贫血为某些慢性疾病继发或伴发的贫血症状,因此临床又称为继发性贫血或继发性贫血”。慢性贫血主要是血清铁和总铁结合力低于正常水平,这类患者的存铁水平高于正常人,这就造成了铁利用和释放故障,从而导致血液中血红蛋白(Hb)合成障碍并且缩短了红细胞(RBC)的寿命,进而会引发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临床文献[3]研究表明,Hh、RBC下降会引发血液微循环障碍,导致血容量减少,所以临床常将此作为治疗指标。全血治疗和成分输血治疗都是临床常用的慢性贫血治疗方法,但笔者所在医院通过研究发现,成分输血治疗慢性贫血效果优于全血治疗,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输血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贫血患者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贫诊断标准;(2)患者具备输血指征:恶心呕吐、嗜睡、烦躁、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等。排除标准:(1)对血制品严重过敏患者;(2)并发症太过严重不适合参加研究者;(3)存在精神障碍者;(4)凝血系统障碍者;(5)妊娠妇女;(6)伴有多项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所有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且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将所有患者根据输血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1岁,平均(40.1±4.9)岁;病程2—26个月,平均(14.1±4.9)个月;伴随疾病:伴有炎症或慢性感染10例,伴有血液系统疾病5例,伴有其他疾病15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19—71岁,平均(39.7±5.4)岁;病程2—28个月,平均(47.3±6.1)个月;伴随疾病:伴有炎症或慢性感染8例,伴有血液系统疾病9例,伴有其他疾病1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人院后均给予常规护理,主要预防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身体虚弱患者应给予个体化饮食和一级护理,以使患者身体状态适合受试,所有患者受试前均进行交叉配血实验,结果无凝集现象出现。观察组给予成分输血治疗,由本市血液中心血库提供的悬浮去白红细胞制品,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全血治疗,也是由本市血液中心血库提供的全血,于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每次输血间隔时间和平均输血量及治疗前后血液学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标准:(1)血液学相关指标包括HCT、Hb、RBC;(2)临床疗效评价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无效:治疗后患者慢性贫血体征和症状元任何改善或加重,血液学相关指标也无任何改善;有效:治疗后患者慢性贫血体征和症状有所好转’,血液学相关指标也有所改善,且网织红细胞(Rtc)<5%,Hb>80 g/L;显效:治疗后患者慢性贫血体征和症状恢复正常,血液学相关指标也恢复正常;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3)不良反应包括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高热或寒战、荨麻疹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对比

  观察组每次输血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对比(i±s)

  两组患者输血情况对比.png

  2.2两组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者HCT、Hb、RBC指标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两组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对比fi±s)

  两组患者血液学相关指标对比.png

  表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f%)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例.png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例.png

  3讨论

  慢性贫血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一般不会单独出现,主要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慢性细菌性、病毒性感染等。在这些疾病的基础上机体内部炎性细胞释放的炎性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8等,或者免疫反应过程中释放的转化因子、干扰素等可杀伤血液中的RBC,因此会缩短寿命RBC寿命,同时骨髓纤维化也会损害到造血微环境,致使RBC供不应求及铁代谢障碍”。随着血液的HCT、Hb、RBC的下降和血细胞的减少,又会诱发其他病变,因此改善慢性贫血患者的血Hb、RBC是治疗慢性贫血的重要措施。

  全血是指包括血浆中的所有成分,成分输血治疗是将全血进行分离提纯,将其中的一些成分提取出来,然后再输入人体,这种方法可以针对患者缺少的某种血液成分来补充,可以迅速增加贫血患者的Hb、RBC水平,时由于成分输血是经过分离提纯,因此成分输血还可以降低输血量。全血治疗就是将全血稍加处理就转入采血袋,然后输送给患者,这种方法一般是给予急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也可以有效补充患者血细胞和血容量,但是由于全血治疗会迅速增加患者血容量,而又没有经过分离提纯,所以要想达到某一个血液成分的补充,需要更多的输血量,这不仅会加大血液需求,还可能由于血容量的迅速增加引起患者不适,严重者还可能会因此停止输血”。文献研究表明,成分输血可明显提高贫血患的Hb、RBC水平,并增加血细胞比容,有效改善贫血症状。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每次输血间隔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平均输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成分输血量不仅远少于全血输血量,而且还将输血时间大大缩短,既补充了足够的红细胞,又节省了经济负担。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HCT、Hb、RBC指标均有所提升,且观察组提升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成分输血可以更加显著改善贫血患者的HCT、Hh水平。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全血治疗的血液没有经过很好的提纯,其中因含有代谢产物,在输送给患者后,很容易发生免疫反应,因此全血治疗容易发生休克、血管神经性水肿、高热或寒战、荨麻疹等不良应,结果也证实了成分输血由于提纯,减去了其中的杂质,所以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综上所述,成分输血可有效改善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红细胞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斌,血清铁调素含量在鉴别缺铁性贫血和慢性病贫血中的意义[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5,30: 3091-3093.

  [2]王天然,古宇.慢性肾功能衰竭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患者血清铁相关参数改变的比较[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4):419-420.

  [3]张晓丽.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患者中的鉴别诊断[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6,11(10): 184-185,193.

  [4]陈信义,王瑶,马薇,慢性病贫血诊断与综合治疗[C]//巾华中医药学会岐黄论坛一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A].2014:7.

  [5]高飚,蒋祖军,庞妍,等.成分输血对慢性贫血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红蛋白和红细胞水平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7,20(4): 341-344.

  [6]许国华,成分输血对治疗慢性贫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2): 1549-1551.

  [7]王英英,张鲁平.成分输血治疗慢性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2): 120-121.

  [8]张裕芳.贫血患者血液红细胞临床检验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16): 129-130.

  [9]党莹莹,成分输血对犬失血性贫血临床疗效的观察与分析[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

  [10]陈雪梅,贺小艳,邓文斌,等,成分输血与全血输注在抢救产科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的比较研究[J]中曰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1): 410.

  [11]徐晓军,刘纱,成分输血对治疗慢性贫血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3): 74.

  [12]刘怡伶,曾勇,韦婕.成分输血前预防性用药对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J]临床医学丁程,2017,24(4): 485-486.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