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综合治疗临床探究

2019.08.22 10:26
336 0 0

  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综合治疗临床探究

  郑亚成① 陈辉①

  【摘要】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介入综合治疗效果。方法:于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5月-2017年9月收治的下肢深静脉I缸栓患者中选取100例,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独抗凝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介入综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小腿周径缩小长度、大腿周径缩小长度均大于对照组,静脉通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综合治疗; 单独抗凝; 效果

  下肢深静脉血栓指的是血液在下肢深静脉内进行不正常凝固,进而形成血栓,完全或者部分阻塞血管管腔,阻碍血液回流,进而出现下肢活动受限、疼痛与肿胀等现象[1-4]。血栓形成之后,还可能会脱落,栓塞肺动脉之后,便会引发肺血栓栓塞症,严重情况下会促使患者出现呼吸或者循环障碍,这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需要及时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方式对其进行治疗。为此,本研究中针对介入综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2017年9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50例,男3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4.21±6.26)岁,平均病程(6.28±1.28)d;对照组患者共50例,男3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4.52±6.39)岁,平均病程(6.29±1.25)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

  对照组给予抗凝治疗:为了避免急性期患者入院后不稳定栓子脱落,要嘱咐其保持绝对卧床,对其患肢进行制动处理,抬高患肢,并且对其采用50%的MgS04进行湿敷,如果患者存在有静脉炎,则要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将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完善,对患者进行全程规律肝素抗凝治疗,对凝血时间进行监测,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用药剂量进行合理调整,促使APTT保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并给予患者华法林口服,在华法林达标之后,可以将抗凝治疗停止。观察组给予介入综合治疗:抗凝治疗法与对照组一致,在此基础上要给予患者经颈静脉滤器植入联合足背静脉溶栓治疗,具体为:采用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监视,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体位,在其患肢膝关节、踝关节上方对止血带进行结扎,经过足背将造影剂静脉注入,对其进行下肢静脉造影,以此来对血栓情况进行仔细了解。经过健侧股静脉进行穿刺插管,完成双侧肾静脉、下腔静脉与髂静脉造影,将肾静脉、髂静脉开口确定,在于肾静脉开口以下的下腔静脉内放置下腔静脉滤器,经过导管进行患肢深静脉造影,将JnL栓部位确定,在血栓内将溶栓导管插入,经微量泵注入50 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50万U尿激酶,在30 min内完成,然后再将导管妥善固定好,将溶栓导管保留,患者回到病房后要继续接受溶栓治疗,在1小时内将50 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20万~40万U尿激酶经微量泵注入,患侧膝关节以及踝关节上方均要进行止血带结扎,经过足背缓慢静脉注入50 ml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与20万—40万U尿激酶,完成后,每隔5分钟将止血带解除1次,每隔12小时给予患者皮下注射5 000 U低分子肝素钙。每隔2—3天要对造影进行复查,以此来将局部溶栓效果增强。

  1.3观察指标

  疗效评定: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与造影均未得到改善为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肢体轻微肿胀,造影结果显示残留血栓为有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下肢深静脉造影回流处于通畅状态为显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比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包括小腿周径缩小长度、大腿周径缩小长度、静脉通畅改善率。

  1.4统计学处理

  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面±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r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7例,有效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例.png

  2.2两组治疗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小腿周径缩小长度、大腿周径缩小长度均大于对照组,静脉通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见表2。

  表2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i±s)

  两组相关治疗指标对比.png

  3讨论

  临床上,下肢静脉血栓十分常见,静脉曲张、肥胖、呼吸衰竭、心脏衰竭、高龄、卧床、卧床、手术等均是引发其出现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且以上因素通常情况下会合并存在。现阶段,临床上用来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手术取栓、溶栓治疗与抗凝治疗,但是如果仅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则只有少部分患者的血栓能够得到有效溶解,还有部分患者的血栓可能会出现蔓延现象。而手术取栓法则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并且出血量多。为此,在抗凝治疗基础上出现了溶栓治疗。本研究中分别给予两组患者抗凝治疗与其基础上的介入综合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6.00%;观察组患者小腿周径缩小长度、大腿周径缩小长度均大于对照组,静脉通畅改善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充分看出介入综合治疗的有效性,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使大、小腿周径缩小,确保静脉保持畅通。导管溶栓虽然能够促使溶栓药物对血栓进行直接作用,将药物局部浓度提高,促使溶栓效果增强。但是因为受到导管长度的限制,单独经股静脉介入溶栓很难对远心端进行作用,而在次基础上联合患肢足背静脉加压溶栓能够有效促使溶栓药物进入到深静脉,更加广泛的进行分布,终获得更加显著的溶栓效果。为了对血栓脱落引起致病性肺栓塞进行有效预防,经颈静脉植入滤器,不仅能够避免直径较大的栓子进入到肺动脉中,而且还不会对静脉回流进行影响。

  综上所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介入综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郭洪启,李军,高照,等.导管溶栓与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6,41(9):1221-1223.

  [2]梅文俊,咎建宝,潘力生,等.置管溶栓与足背静脉溶栓治疗DVT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5,18(3): 210-213.

  [3]邹瑜.经胭静脉深静脉置管与经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DVT的疗效对比[D].福州: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

  [4]钱多,深浅静脉联合置管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31(10): 74-76.

  [5]云文耀,吴礼武,刘德伟,等,基层医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疗经验(附278例报告)[J/OL].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5, 7(2): 103—106, 121.

  [6]丛艳华,张艳波.56例滤器植入加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47(7): 882-883.

  [7]梅文俊.置管溶栓与足背静脉溶栓在治疗DVT时的早期临床疗效对比[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5.

  [8]韩利民.止血带捆扎辅助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救果观察[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4,26(5): 596-597.

  [9]李燕,陈宇辰,郑乃霞,等,下肢深静脉溶栓采用血压计止血带浅静脉血流阻断效果比较[J]护理学杂志,2017,32(12): 37-39.

  [10]张伟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种不同溶栓方法的对比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 3768-3769.

  [11]张涛.导管接触溶栓联合下腔静脉滤器置人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4.

  [12]尹岩,周静敏,曹洁,等.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抗凝治疗中危肺栓塞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近期疗效[J].山东医药,2015,55(41): 79-8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