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2评分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

2019.08.21 17:15
528 0 0

  ABCD2评分预测颅内动脉狭窄的短暂性脑缺血

  发作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意义

  冯欣①黎罗明①邹达良①周映彤①李华文①司徒富江④

  【摘要】目的:评估ABCD2评分预测头颈部CTA提示颅内动脉狭窄≥50%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7、30. 90 d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120例TIA患者的临床和头颈部CTA检查资料,将头颈部CTA检查结果提示颅内血管狭窄≥50%的患者按ABCD2评分法进行评分,分为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和高危组(6—7分)。观察及随访患者TIA后7、30、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结果:120例颅内血管狭窄≥50%的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29例,占24.17%;30 d内发生脑梗死35例,占29.17%; 90 d内发生脑梗死46例,占38.33%;高危组患者TIA后的7、30. 9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

  【关键词】ABCD2评分; 颅内动脉狭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ABCD2评分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为早期快速识别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卒中复发高危人群的依据。本文对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120例颅内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ABCD2评分对颈动脉狭窄的TIA患者7、30、90 d内脑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0例颅内外动脉狭窄≥50%的TIA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201 1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制定的TIA诊断标准;任一血管狭窄≥500/0的TIA患者。排除标准:头部CT和MRI可见出血、占位及其他原因的病灶。其中男70例、女50例,年龄45—80岁,平均(65.7±10.6)岁。颈内动脉系统79例、椎基底动脉系统41例。根据ABCD2分值分为三组:低危组(0—3分)、中危组(4—5分)、高危组(6—7分),每组40例。

  1.2方法

  1.2.1 头颈部CTA检查入院后的TIA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检查,检查时扫描颅内外血管。观察并计算颅内动脉狭窄的情况。包括以下血管:颈内动脉颅内段、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头颈联合CTA检查:均在入院3d内进行,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使用的飞利浦公司64排螺旋CT进行图像采集,并使用CT自带系统对颅内外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观察颅内动脉血管系统的狭窄情况,根据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剥脱组研究(NASCE法)计算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500lo);中度狭窄(50%≤狭窄<700'/0);重度狭窄(70%≤狭窄≤1000/0)。

  1.2.2 ABCD2评分法收集TIA患者发作时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等资料,对于24 h内反复发作的患者以发作时间长一次进行评分。根据2007年Johnston等如提出的ABCD2评分系统进行评分,具体内容包括:年龄(A)>60岁=1分;血压(B):收缩压>140 mm Hg或舒张压>90 mm Hg=l分;临床特点(C):单侧无力=2分,语言障碍不伴无力:1分,其他症状=0分。

  1.2.3临床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确诊为TIA后立即常规给予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治疗方案:拜阿司匹林(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78)100 mg/d,联合盐酸氯吡格雷(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2)75 mg/d,使用3周后改为盐酸氯吡格雷75 mg/d,并同时使用他汀类药物调脂稳定斑块治疗。持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指标

  以TIA发生后第7、30、90天作为终点事件观察时间点,记录7、30、90 d内脑梗死发生率。由神经内科专科医师依据患者临床表现判断是否发生脑梗死,诊断标准按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Ⅲ;并行头颅MRI弥散加权检查见新发急性脑梗死灶。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20例颅内血管狭窄≥50%的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29例,占24.17%;30 d内发生脑梗死35例,占29.17u/o;90 d内发生脑梗死46例,占38.33%;高危组患者TIA后的7、30、90 d内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例(%)

  三组TIA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比较例.png

  3讨论

  TIA患者发生脑卒中的概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不同病因的TIA患者预后不同。颅内外血管的狭窄程度对TIA患者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Wong等同通过66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狭窄常见于既患高血压又患糖尿病的患者,并认为高血压、糖尿病是颅内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TIA伴MCA狭窄的患者卒中发生率增高,高血压及糖尿病加剧血管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以至闭塞,促进卒中事件的发生,TIA患者ABCD2评分与NRA提示的颅内血管狭窄具有相关性。Mok等研究指出,中国人深部脑梗死发病率之所以较白种人高,可能与中国人颅内大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相对较高有关。而颅内动脉狭窄的已知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吸烟及特定的遗传因素。ABCD2评分系统包括了年龄、血压、临床特点及症状持续的时间,并加入糖尿病一项,现已成为国际上使用多的早期快速识别TIA患者中的卒中复发高危人群的依据。本文通过对颅内动脉的狭窄程度≥50%的TIA患者进展为卒中和卒中再发的相关性研究,发现评分越高,TIA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风险越高。

  ABCD2评分系统是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的TIA患者脑卒中的一种重要的风险进行分层,能够达到预测脑梗死复发,120例颅内血管狭窄≥50%的TIA患者7d内发生脑梗死29例,占23.77%; 30 d内发生脑梗死35例,占29.167%; 90 d内发生脑梗死46例,占38.33%;低危组、中危组与高危组脑梗死发生率为15.Ou/o、37.5%、62.5%,可见ABCD2分值越高,发生脑梗死比例越高”。ABCD2评分能够积极地指导TIA的二级预防和病因分层治疗,为TIA患者判断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但单纯通过ABCD2评分来判断脑梗死误差大,因此结合其他危险因数研究,提高准确性。结合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等检查,分析与预后关系,也是笔者的研究重点。因此它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OL].中华危重猛医学杂志:电子版,2012, 2(5): 100-102.

  [2]朱仁洋,王黎萍,孙新芳,等.ABCD2评分联合头颅CT影像在TIA预后评估中的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5, 6(17): 1017-1018.

  [3] Johnston S C,Rothwell P M, Nguyen-Huynh M N, et al.Validation and refinement of scores to prerlict very early stroke risk afte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Jl.Lancet, 2007, 369(9558): 283-292.

  [4]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项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 29(6): 379.

  [5] Wong K S,Huang Y N,Gao S,et al.Intracranial Stenosis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J].Neurology, 1998, 50(3): 812-813.

  [6]高红华,文佳媚.短暂性脑缺血复杂患者ABCD2评分与责任血管狭窄相关的初步研究[J].介入反射杂志,2010, 11(19): 843-846.

  [7]张振,张东君,徐宁,等.ABCD2评分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的风险[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 9(9): 89-92.

  [8] Mok V C,Fan Y H, Lam W W, et al.Small subcortical infarct and int racranial large ar tery disease in Chinese[J].J Neurol Sci, 2003,216(1): 55-59.

  [9]张微微,缺血性脑卒中的血压调控[J].中国卒中杂志,2006, 1(2): 79-80.

  [10] Achraf A T,George C A, Lynn M J,et al.For the WASID Trial Investigators Risk Factors for Severe Intracranial Arterial Stenosis: P123[Jl.Stroke, 2006, 37(2): 672.

  [11] Haffner S M, Stern M P,Hazuda H P,et al.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confirmed prediahetic individuals.Does the c.lock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tart ticking before the onset of clinical diabetes[J].JAMA, 1990, 263: 2893-2898.

  [12]王拥军,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国专家共识更新版(2011年)[J].中华内科杂志,2012, 52(2): 530-533.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