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8.19 10:46
635 0 0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肖 娜1 石绍南2谢镒辉2 肖 嫔2

  摘要目的调查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 PCL-C)对湖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儿科、血液内科或肿瘤科2017年3月至6月住院的238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白血病患儿的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总分为( 36.92+4.70)分,患儿是否独生子女、疾病确诊时间、与患儿关系、父母工作状态、父母学历是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水平较高,可针对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进行针对性的个体化的干预。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白血病患儿父母,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11( 2018)18-0040-03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指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的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再体验、持续的回避和高警觉症状。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 DSM-IV)。21将“自己孩子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列为引起PTSD的应激源之一,由于白血病细胞对儿童各组织器官的浸润,加之治疗过程中所使用化疗药物本身的毒副作用,使白血病患儿可能出现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严重危及患儿的生命。在白血病患儿诊断、治疗和康复过程中,患儿父母面临着焦虑、抑郁、绝望等巨大的压力与情绪障碍,研究发现患儿父母的PTSD症状发生率为6.2u/o - 34.6%。本研究通过对238例白血病患儿的父母进行调查,了解PTSD症状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PTSD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湖南省4家三级甲等医院儿科、血液内科或肿瘤科2017年3月至6月住院的白血病患儿的父母。1.1.1纳入标准(1)父母:①患儿的主要照顾者:②小学以上文化水平;③知情同意。(2)父母照顾的患儿:①0-14岁:②经病理及骨髓报告确诊为白血病并进行化疗的住院患儿;③诊断为白血病≥1个月。

  1.1.2排除标准(1)父母:①精神病史及认知障碍:②有语言或听力障碍,交流困难;③夫妻双方有一方已参加本调查者:④家中有其他患重病或慢性病的孩子。(2)父母照顾的患儿: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严重的器质性颅脑综合症和精神性疾病(认知障碍);②患儿病情危急或不稳定。

  1.2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无记名调查方法,取得患儿父母知情同意后发放问卷。根据多因素分析的样本含量估计法.样本含量取所研究变量数目的10-20倍,本研究问卷的变量数共计18

  项,计算样本量为180- 360例,再将其扩大20u/o,本研究拟发放问卷26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38份,回收率为91.5%。1.2.2研究工具本研究问卷包含一般资料问卷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 PTSD,Checklist - Civilian Version.PCL-C)两部分。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含白血病患儿与患儿父母的基本信息。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问卷南美国PTSD研究中心的行为科学分部根据DSM-IV编制而成,用于反映经历创伤事件后个体出现的近一个月内的应激障碍症状。共有17个项目,每一项均按1-5分分别表示从“没有”到“极重度”。PTSD包括三组症状即再体验症状(5条)、回避症状(7条)、高警觉症状(5条)。总分为17-85分,分数越高代表PTSD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国际上以PCL总分≥44- 50作为划界标准,但在我国学者建议以41分作为划界标准(约登指数大0.815,筛查灵敏度为0.948,特异度为0.867),本研究采用41分作为筛查阳性界值。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双人核对录入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白rffr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分析本研究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的总分为(36.92+4.70)分,其中总分大于或等于41分的有59名( 24.8 010),即阳性检出率为24.8%。均分为各维度的总分除以条目数,便于维度之间进行比较。见表1。

  表1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得分分析(分,x+s)(n=238)

  创伤后应激障碍情况得分分析.png

  2.2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得分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的患儿年龄、患儿性别、疾病确诊时间、是否独生子女、与患儿关系、父母工作状态、父母学历的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影响因素多元回归分析将与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引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赋值见表3。

  表3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赋值表因素 变量赋值说明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有关的影响因素赋值表因素 变量赋值说明.png

  结果显示,共有4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化回归系数显示4个变量对PTSD得分影响作用大小依次排序是疾病确诊时间、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状态、患儿性别,调整后决定系数R2= 0.330,说明拟合模型可解释总变异的33.0%。见表4。

  表4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得分的多因素分析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得分的多因素分析.png

  注:R2= 0.342.调整后R2= 0.330,F= 30.237,P

  3讨论

  3.1 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得分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总分为(36.92+4.70)分,与以往研究结果癌症患儿父母PTSD得分较一致,高于陈露露等叫报道的因妇科癌症初次住院治疗的患者PTSD( 30.75+11.28)分,低于祝贺等引报道的创伤外科治疗出院后返院复查的外伤患者PTSD( 39.54+10.25)分。白血病患儿父母遭受“自己患儿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重大创伤后,存在普遍的心理困扰和负性情绪,在患儿化疗期间,父母脱离了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持续担忧患儿疾病的病情发展、治疗风险、高昂费用、反复发作等汹],故容易导致PTSD症状得分较高。本研究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得分低于外伤患者,可能与外伤患者不仅遭遇心理创伤,还有身体创伤以致影响自尊水平及社会功能有关。本研究白血病患儿父母回避症状得分(2.27+0.38分)较高,提示父母较多地采用消极、回避的应对行为,不仅影响患儿父母创伤后的恢复,而且对患儿的健康不利。孩子患有严重疾病,父母并不一定发展成为PTSD,但是长期负性情绪会阻碍父母正确对待孩子的疾病、卫生保健和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护士应向父母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关注白血病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鼓励其采用积极应对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3.2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影响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疾病确诊时间、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状态、患儿性别是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疾病确诊时间是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的重要影响因素,在模型中解释能力强,即预测能力强。白血病患儿父母在得知患儿疾病诊断的1-3个月的PTSD得分高,父母往往难以接受患儿患白血病的事实,随着患儿疾病治疗时间的延长和家长应对方式的加强,父母的PTSD症状逐步减轻。本研究指出患儿是独生子女的父母PTSD症状比非独生子女严重,与独生子女父母对子女寄予的期望高和注意力更加集中有关。非在职的比在职的PTSD症状得分高,可能与非在职的父母亲历患儿化疗的痛楚感和长时间照顾患儿的心身疲乏感有关,也可能非在职的以女性居多,女性易情绪化、多愁善感的个性特质易呈现更多的心理问题,与以往研究一致。本研究也发现,患儿是男孩的父母PTSD症状得分更高,可能本研究58.8%的父母来自农村,可能与农村中重男轻女思想有关。

  3.3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本研究选取湖南省三级甲等医院238名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问卷调查,对白血病患儿父母PTSD症状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阐述,以期为父母制定合适的心理干预提供依据。白血病患儿父母的PTSD的回避症状均分高,可以此为依据寻求合适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在干预的过程中,考虑疾病确诊较短、患儿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在职、患儿是男孩等特征对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但是由于本研究仅选取湖南省的白m病患儿父母,由于样本量的限制,样本取样达不到平均分配,无法更加全面的了解不同层次的父母的PTSD水平,以后研究可以继续开展纵向研究,从患儿患病时间、疾病发展、父母身心状态及遗传因素等角度进行多维度研究,积极发现PTSD症状的预测因素,以便更好地预防和控制PTSD症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Breslau N.Epidemiologic studies of trauma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other psychiatric disorders[J].Can J Psychiatry, 2012,47(10):923-929.

  [2]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M].4th ed.Washington:APA,1994:427-429.

  [3] Yalug I,Tufan A E,Doksat K,et a/.Posttraumatic stress diorder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in parents of children with cancer:a review[J].Neurol, Psychiatr Brain Res, 201l,17(1):27-31.

  [4] 孙振球.医学统计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328.

  [5] 王相兰,孙先广,韩自力,等.早期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平民版佳筛查界值ROC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 10):933-935.

  [6] 陈露露.妇科癌症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心理健康与心理弹性、人格和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Dl.第三军医大学,2012.

  [7] 祝贺.外伤患者发生PTSD的影响因素及与述情、应对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6.

  [8] 曾钦梅.白血病患儿陪护者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6,9:22-24.

  [9] 杨理,邓映,郭丽艳,等.白血病患儿父母心理韧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2:5-7.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