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2019.08.09 14:49
469 0 0

  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价值

  王彩霞 李 歌 朱晓丽(河南省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漯河462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采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的90例该病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依达拉奉静脉点滴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u/o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上采用依达拉奉和基础治疗方案相结合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可减轻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临床效果。

  关键词:血管源性依达拉奉帕金森综合征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351( 2018 )07-0071-01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反复性脑卒中引起的运动障碍、麻痹痴呆等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病情复杂且发展较为缓慢,同时出现进展性的发展f11。随着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并且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2】。本次研究中我院采用依达拉奉对该病进行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将我院在2012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64.6±8.7)岁;观察组男性2l例,女性24例;年龄43—71岁,平均年龄(63.2±8.3)岁;两组均经过诊断且确诊为帕金森综合征,无其他的慢性疾病,以上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对本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用药剂量为1次ld,100mg/次;另外给予盐酸普拉克索0.375—0.75mg/d,以及美多巴药物治疗,用药剂量为4次ld,125md次,28d为1个疗程。

  1.2.2观察组治疗方法:本组在以上的治疗方法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剂治疗,具体的剂量和措施为将30mg的依达拉奉与0.9%氯化钠注射液混合静脉滴注,2次ld,治疗20d。

  1.3观察指标

  1.3.1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价,45分为满分,轻中重型神经功能损伤分别以0—15分、16~30分以及31~45分加以区分。

  1.3.2根据治疗效果进行疗效划分,治愈: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消失,运动能力恢复。有效:接受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运动障碍基本消失。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PSS15.0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i±s)表示且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相比治疗前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的治疗后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x±s)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png

  注: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P<0.05)。

  2_2两组疗效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ng

  注: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是一种由反复性脑卒中诱发的类似帕金森综合征症状的神经系统疾病,具体发病机制如今还未有明确统一的认识,临床上一般把该病的发生认为是出现多发性腔隙梗死导致的。发病后会由于黑质和纹状体的精神细胞出现退化从而使患者在临床上表现为运动障碍或大小便失禁等症状[3-4]。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通常发病较为隐秘且病情发展较为缓慢,该病在脑卒中、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的患者中有着极高的发病率,该病的影像学诊断中发现该病的患者在基底核区、侧脑室旁与大脑角之间的腔隙均会出现梗死现象。而本次研究中应用的依达拉奉药物可以凭借其抗氧化机制在治疗过程中实现对羟基、自由基的有效清除,从而有效改善基底核区的卒中小病灶,达到改善运动能力的目的,进而缓解由于患病带来的肌肉僵直、面具脸以及麻痹痴呆等症状。

  在本次试验过程中,依达拉奉药物的应用使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3.30/0,明显高于未应用组,另外,应用该药物后在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对比中,观察组的效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疗效,且能提高运动能力,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参考文献

  [1]赵莹,谷艳,徐彦华,等.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3,9(1):146-147.

  [2]马德志,刘秋芬,吕京波.依达拉奉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 24):587-588.

  [3]吴海燕,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0):153-154.

  [4]刘玉梅,李晶鑫,张丽娟,等.血管源性帕金森综合征采用依达拉奉治疗的临床分析[Jl.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3):163-164.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