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分析

2019.08.06 14:47
403 0 0

  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分析

  邰文静①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一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陛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人员进行尿微量蛋白和血凝检测,比较就诊患者与50例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分析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结果: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与稳定。眭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P 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检测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反映患者的疾病情况,应逐渐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 临床诊断; 尿微量蛋白; 血凝检测

  doi:10.14033/j.cnki.cfmr.201 8.26.0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_6805(2018)26-0081-02

  冠心病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血液中的脂质沉积附着在动脉内膜上而导致的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心悸、心绞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死。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发现,冠心病患者的尿微量蛋白与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较健康人更高,但对于这两项检查指标是否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标准,临床中还尚有争议。为了明确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笔者所在医院随机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50例,与同期的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比较,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性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同期招募50例健康志愿者,对所有人员进行尿微量蛋白和血凝检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冠心病,符合文献[5]2015年WHO提出的冠心病诊断标准,志愿者经体检确认健康,所有人员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排除服用过血液流变学影响药物的患者;排除患有血液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男童l例,女29例,年龄56—89岁,平均(68.4±1.5)岁,病程3.5—12.3年,平均(7.6±1.4)年;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7~88岁,平均(68.5±1.5)岁,病程3.8~12.5年,平均(7.6±1.6)年;5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中男21例,女29例,年龄55—88岁,平均(68.5±1.7)岁,病程4.5—12.3年,平均(7.5±1.3)年;50例健康志愿者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8~85岁,平均(68.5±1.3)岁。各组人员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抽取所有入组人员的晨起尿液10 ml进行免疫比浊法检验,使用特种蛋白分析仪测定尿微量蛋白含量;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

  1.3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与健康志愿者的尿微量蛋白水平和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its)表示,采用f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石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为(35.53士6.38)mg/L.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为(31.23±4.87)mg/L,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为(27.28±6.76)mg/L,三类患者的指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fP<0.0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26±0.37)g/L,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水平为(4.06±0.52)g/L,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3.68±0.35)g/L,三类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由于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因此,需要终身服药治疗。随着病程的发展,血液中的脂质逐渐堆积在血管壁中形成斑块,血管腔的面积将不断减少,随之就会造成梗死、心肌缺血缺氧或者梗死情况,给患者带来生命危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尽早地诊断和发现对疾病的治疗和控制是十分重要的[7-8]。目前,业内学者多数认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高,因此,可以将其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参考指标。研究发现,血清肌酐水平高,患者肾小球所承担的过滤负担就更大,冠心病患者的肾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而考虑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当中,其尿微量蛋白指标是否会受到影响而债之可以成为该疾病临床诊断的一个参考指标。

  除此之外,冠心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与健康人存在明显的差异,当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其血液流速就会出现明显的下降,从而引发心肌供血不足的问题,检查可见患者血液存在凝固现象,血小板水平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增加心梗的发生风险,而血清纤维蛋白原就是影响血液凝固的一个重要指标[-5]。

  在本次研究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尿微量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P<0.05)。这一结果比较充分的佐证了上述论证。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分别为(4.26±0.37)、(4.06±0.52)、(3.68±0.35)g/L,各项指标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检测结果(P<0.05)。在刘岚剑‘坫1的研究中也指出:冠心病患者血清纤维蛋白原水平为(4.21±0.34)g/L,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这两组结果均说明了血凝检测用于判定冠心病及其病程发展情况的价值,仅在数据上存在差异,不排除受患者个体差异的影响。

  综上所述,尿微量蛋白检测联合血凝检测在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反应患者的疾病情况,应逐渐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杜来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尿微量蛋白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23):4461-4463.

  [2]付曼.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探讨[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1981-1982.

  [3]王素青,林英会.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CY. CF-6.UMA水平及意义[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2):142-143,146.

  [4]董翔宇.维、汉族患者中心动脉压和周围动脉压及尿微量蛋白的关系[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5.

  [5]赵宇红.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以及尿微量蛋白水平的影响分析[J/OL].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6):17,20.

  [6]周景莉,分析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高血压伴冠心病的疗效及心肾功能的作用[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4):5130-5131.

  [7]杨朝娣,王素青,习广燕,等.3种指标在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诊治中的应用及相关性研究[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7,38(18):2526-2528.

  [8]程建和,王胜军.双源CT冠脉成像和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学,2015,21(9):1461-1465.

  [9]黄喜顺,王义涛,郑璇,等.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管内皮功能对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预警价值[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6):851-853, 860.

  [10]王茜,宋毓青,董茜,等.中国冠心病患者血栓弹力图与血小板计数和常规凝血检测的相差性分析[J/OL],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11): 41-44.

  [11]阎振红,姜姝婧,矫妮,等.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3):97-99.

  [12]王婷,夏大胜,何强,等.尿酸对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6):593-596.

  [13]陈建芸,李林海,朱丹萍,等.凝血检测项目在冠心病患者中的结果分析[J].生物技术通讯,2017,28(2):149-151.

  [14]彭莉.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5,21(16):80-81.

  [15]王萍.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生化和血凝指标的改变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19):45-46.

  [16]刘岚剑.冠心病诊断中尿微量蛋白联合血凝的检测价值探讨[J/OI.]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0):108-109.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