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 Rl表现及其影像学

2019.08.06 11:22
454 0 0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 Rl表现及其影像学

  诊断价值探讨

  李萍①

  【摘要】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及MRI表现,并探讨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将2016年1-12月经笔者所在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行CT及MRI'辁查,观察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检查中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手术病理证实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部位在胃部8例、空肠3例、食管1例及直肠1例,外生型6例、内外生长型4例及内生型3例,肿瘤直径2.1—23.5 cm,定性为良性肿瘤患者2例、潜在恶性肿瘤患者3例及恶性肿瘤患者8例。CT及MRI平扫均能发现肿瘤出现坏死、囊变、出血及点状钙化,增强后扫描良性肿瘤患者强化均匀,而恶性肿瘤患者强化不均匀,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结构,CT定性准确率为61.5%,MRI定性准确率为70.0%。CT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2.5%(5/8),诊断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0.0%(3/5)。MRI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50.0%(4/8),诊断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0.0%(3/5)。结论: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特征性,可为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 CT; MRI

  doi:1 0.1 4033/j.cnki.cfmr.201 8.26.0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8)26-0073-02

  胃肠道间质瘤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间叶肿瘤,其发病率较低,早期临床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还存在一定争论02J,导致部分文献关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报道中还包含了平滑肌瘤与神经源性瘤。近年来随着靶向药物的面世使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因此准确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为了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提供更多有效依据,就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分别行CT及MRI检查,并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同时观察CT及MRI的影像学表现,现有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将2016年1-12月经笔者所在医院手术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5~72岁,平均(43.7±5.5)岁,临床表现为黑便患者6例、腹痛患者4例、呕血患者2例及腹胀患者1例。13例患者给予CT平扫与CT增强后扫描,10例患者给予MRI平扫与MRI增强后扫描。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并符合相关诊断标准,患者术后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且病变生物学危险度分级明确,排除重要脏器严重疾病、伴有其他恶性肿瘤及中途退出研究等患者,本次研究经相关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仪器选用Ingenuity飞利浦64排螺旋CT,参数设置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85 mA、层厚5~8 mm、螺距1.5 mm,叮嘱患者诊断前需禁食8h以上,先给予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T平扫,行中上腹部扫描前应先饮用800 ml温开水,行下腹部及盆腔扫描前应提前2h服用3%.5%,500 ml的泛影葡胺,扫描时在饮用500 ml温开水。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增强CT扫描前应给予300 mgI/ml的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高压注射,总量控制在1.5 ml/kg、流速控制在3 ml/s,完成注射后30 s即可开始动脉期扫描,注射后70 s即可开始静脉期扫描。

  1.2.2 MRI检查方法 仪器选用Signa HDi l.5T GE磁共振成像系统,参数设置为层厚8 mm、层间距2 mm,叮嘱患者诊断前需保持空腹5—8 h,先给予胃肠道间质瘤患者MRI平扫,患者采取冠状位则选择(Fiesta)TzWI快速成像序列扫描,采取横断位则选择(SPGR)TiWI+FS扰相GRE序列与(SS-FSE)T2WI+FS单次激发FSE序列扫描。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增强MRI扫描前应给予Cd-DTPA高压注射,总量控制在0.1 mmol/kg、流速控制在2 ml/s,完成注射后30 s即可开始动脉期扫描,注射后70 s即可开始静脉期扫描。

  2结果

  2.1 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

  手术病理证实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肿瘤部位在胃部8例、空肠3例、食管1例及直肠1例,按肿瘤分型分为外生型6例、内外生长型4例及内生型3例,组织学显示肿瘤细胞是由数量不等的梭形、多边形及笔杆状形细胞组成。肿瘤直径在2.1—23.5 cm.其中有肿瘤直径小于5 cm患者5例,占比38.5%,肿瘤直径在6~10 cm患者3例,占比23.1%,肿瘤直径在11~15 cm患者2例,占比15.4%,肿瘤直径在16~20 cm患者2例,占比15.4%,肿瘤直径在20 cm以上患者1例,占比7.6%。定性为良性肿瘤患者2例,潜在恶性肿瘤患者3例及恶性肿瘤患者8例。

  2.2 CT诊断影像学结果及表现

  对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CT平扫发现病灶出现坏死、囊变7例、出血l例及点状钙化1例,软组织密度均匀患者2例、软组织密度不均匀患者1 1例。经CT增强后扫描发现病灶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患者4例、病灶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患者9例。CT定性为良性肿瘤患者4例、潜在恶性肿瘤患者4例及恶性肿瘤患者5例,其中CT定性准确8例,占比61.5%,定位错误3例,占比23.1%,未能定位2例,占比15.4%。CT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2.5%(5/8),诊断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0.Oqo(315)。

  2.3 MRI诊断影像学表现

  对1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MRI平扫发现有信号均匀患者2例,其中1例呈T.WI等低信号,1例呈T2WI稍高信号。有肿瘤出血患者2例,其中1例呈TiWI、T2WI高信号、1例呈T,WI FS高信号、T7WI低信号。有2例患者可见点片状肿瘤,均呈T,WI、T2WI低信号。有1例患者清晰显示出了肿瘤包膜,有1例患者清晰显示出了肿块与消化道管壁相连。有病灶坏死区患者7例,呈TiWI低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其中坏死区直径小于5 cm患者有4例,坏死区直径大于5 cm患者有3例。经MRI增强后扫描发现病灶实质部分呈均匀强化患者4例,病灶实质部分呈不均匀强化患者6例。MRI定性为良性肿瘤患者3例,潜在恶性肿瘤患者3例及恶性肿瘤患者4例,其中MRI定性准确7例,占比70.0%,定位错误2例,占比20.00'/0,未能定位1例,占比10.0%。MRI诊断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50.0%(4/8),诊断良性及潜在恶性肿瘤的准确率为60.Oa/o(315)。

  3讨论

  胃肠道间质瘤这一概念是在20世纪80年代所提出,早期诊断方式光镜由于局限性较大,导致平滑肌瘤、神经源性瘤及间质瘤的光镜表现无明显差,因此早期胃肠道间质瘤包含了平滑肌瘤与神经源性瘤。近些年随着电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免疫组织化学水平的提高,发现间质瘤具备独特的免疫表型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其肿瘤细胞超微结构与平滑肌瘤及神经源性瘤明显不同6-7]。近年来靶向药物被广泛应用于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91,与传统抗肿瘤药物不同,靶向药物可以使间质瘤细胞成分和谐分解,对死亡肿瘤细胞进行清除时也不会对周围组织造成影响[9-10],因此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十分重要。CT及MRI检查均是当前临床重要的诊断手段,采用平扫时可以发现胃肠道间质瘤良性患者的CT检查密度与MRI检查信号多为均匀,CT检查偶尔可见细小点状钙化,肿块直径多在5 cm以下,肿块与周围组织分界较清晰或有轻度的邻近周围组织,很少有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出现。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患者的CT检查密度与MRI检查信号多不均匀,肿块直径多在5 cm以上,肿块与周围组织的分界不清晰,常与周围组织发生粘连,发现肿瘤肿块呈圆形、类圆形及少数呈不规则形或叶状,可明显发现病灶出现大小不等、形态不一的坏死灶及囊变灶,CT检查时肿块密度不均匀、MRI信号不均匀;或明显发现肿瘤病灶中心出现囊变及出血,CT检查时肿块密度均匀、MRI信号均匀。采用增强CT及MRI扫描时肿块周围实质部分会出现中等或明显强化,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患者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及转移灶。本次研究对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3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行CT及MRI检查发现,CT及MRI平扫均能发现肿瘤出现坏死、囊变、出血及点状钙化,增强后扫描良性肿瘤患者强化均匀,而恶性肿瘤患者强化不均匀,可见肿瘤侵犯周围结构,CT定性准确率为61.5%,MRI定性准确率为70.0%,与上述CT及MRI诊断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表现基本一致,同时也说明了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均具备一定的特征性。笔者认为CT及MRI应用手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优势在于:CT及MRI检查均能对肿块的生长方式进行清晰显示;CT及MRI检查均能对胃肠道间质瘤肿块的大小、形态及边缘轮廓等进行清晰显示;CT及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内部是否出现坏死、囊变及出血等情况;CT及MRI检查可清晰显示肿块是否对周围组织造成了挤压、侵犯或转移。因此CT及MRI检查与其他临床检查手段相比,可以让诊断医师掌握胃肠道间质瘤的全貌、内部结构及邻近结构关系,提高了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准确性。而CT与MRI两种检查手段相比,CT检查可以对肿块钙化情况进行更好的显示,成像较快,检查期间受到胃肠道蠕动的影响较小;MRI检查则可以对肿块的坏死、囊变、出血及侵犯周围组织的具体范围进行更好地反映,在肿瘤细胞的转移显示上也优于CT检查,且优于MRI可以多方位成像,因此对肿块全貌的显示也要优于CT检查。

  综上所述,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均具备一定特征性,且各自具有的诊断优势突出,临床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应用价值较高,诊断准确性虽然无法达到免疫组化及电镜检查的精度,但对提高胃肠道间质瘤临床诊断准确性有明显积极作用,另外在特定情况下采用CT与MRI检查相结合的诊断方式可进一步提高胃肠道间质瘤诊断准确性,从而为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晓东,刘金禄.CT与MRI在胃肠间质瘤术前可切除性评估中的价值[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7):1003-1005.

  [2]孙雪莲.胃肠道间质瘤影像表现及免疫组化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6,14(2): 204-206.

  [3]杨浩.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3): 40-41.

  [4]薛勇敢,张秉栋,李鹏,等.90例胃肠间质瘤的外科诊治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36(6): 525-528.

  [5]陈立忠,徐敬峰,胃肠道间质瘤肝脏转移灶的CT和MRI特点[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2): 292-295.

  [6]顾亮亮,夏淦林,冯峰.CT及MRI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1): 1120-1122.

  [7]周曼雯,王坚,徐字,等,罕见及少见部位间质瘤的影像学表现[J]中国癌症杂志,2016,26(5): 409-413.

  [8]牛尚甫,杨天还.胃肠道间质瘤CT、MRI征象分析[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4, 33(5): 449-451.

  [9]蔡伶伶,杜光烨,王博成,等.不同危险度胃肠道间质瘤CT、MRI影像学特征及分析[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6,33(5): 491-495.

  [10]骆兴东,牛尚甫,胃肠道间质瘤的CT、MRI表现及诊断分析[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6): 911-912.

  [11]王玉娇,腹腔一盆腔巨大胃肠道高危间质瘤l例(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5,31(4): 639.

  [12]程文静,彭长缨,陈倩.EUS-FNA细胞学检查在上消化道旁占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临床研究,2016,33(7): 1435-1437.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