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的临床分析

2019.09.25 11:26
1357 1 0

  机械通气治疗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的临床分析

  郭伟①

  【摘要】目的:研究机械通气在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接诊的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病患70例,根据奇偶数字分组法将所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试验组予以早期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机械通气治疗。综合分析两组病情的缓解情况,比较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试验组通气4h后相关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为(5-3±1.9)d,短于对照组的(9.6±2.l)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对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病患施以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有助于促进其动脉血气指标的改善,提高预后效果,缩短住院时间。

  【关键词】胸部外伤; 机械通气; 应用效果; 创伤性湿肺

  当人体在发生胸部受损情况时,可引发肺部组织充血、表面活性物缺失、出血、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与间质性水肿等情况,并终导致创伤性湿肺[1]。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则是多数患者在发病后比较容易I叶J现的一种并发症,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2]。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创伤性湿肺病例中,40%~50%会出现死亡[3]。现阶段,临床可采取机械通气疗法来对胸部外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病患进行对症治疗。有报道称,越早对患者施以机械通气治疗,疗效越显著,患者预后越好[4]。对此,本文将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接诊的70例胸部外伤合并创伤性湿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机械通气在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接诊的胸部外伤并发创伤性湿肺患者70例,按照奇偶数字分组法将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对照组,各35例。其中,试验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7~63岁,平均(36.14±2.73)岁;车祸致伤者16例,挤压伤者5例,坠落致伤者3例,撞击伤者6例,爆震伤者5例。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18~64岁,平均(36.25±2.91)岁;车祸致伤者18例,挤压伤者4例,坠落致伤者5例,撞击伤者3例,爆震伤者5例。患者人院时都有发绀、烦躁不安及呼吸急促等症状,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进行性下降,呼吸频率超过35次/min,肺部出现不同程度湿哕音,偶尔咳血性痰亦或粉红色泡沫痰,胸部X线检查提示肺纹理增粗且紊乱,炎性浸润,伴胸腔积液和气胸,小块肺实变,大片肺不张。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机械通气治疗,试验组患者实施早期机械通气治疗,操作如下。

  予以患者面罩吸氧亦或者高流量吸氧处理,控制氧流量为5—10 L/min,同时予以补血扩容等处理。若经上述处理后患者的病情仍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亦或是出现急性呼吸衰竭先兆,如气道分泌物显著增加且无法白行咳出;血流动力学不稳等,需立即予以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视患者病情状况选择同步间歇通气模式,控制潮气量为5~8 ml/kg,呼吸比为l:1~1.5,RR为20~25次/mln。在此期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辅以适当的呼气末期正压(PEEP),避免发生肺泡塌陷的情况,增加氧合时间[5]。其中,PEEP需从低水平开始,即3~5 cm H70,逐渐增加到15 cm H70,亦或者根据患者压力一容积曲线的特点,或气道峰值变化情况和心率等变化,过渡到佳水平。现阶段,临床常常将刚好消除陷闭肺泡区作为佳PEEP。设置PSV为10~25 cm H70,刚开始时,可予以患者高浓度氧,以快速缓解其机体的缺氧状态。患者病情好转后,需将Fi01调整到40010左右。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机械通气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PaC0',Sp02,Pa01。同时对两组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分析,计量资料以f趸+s)表示,采用£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爿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绢动脉血气指标比较

  通气前,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尤统计学意义fP>0.05)。通气4 h后,试验组PaCO:水平为(35.42±6.36)rmn Hg,低于对”?组的(38.79±8.21)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且试验组Sp02和Pa0,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P:0.05),见表1。

  表1 两组动脉血气指标比较(i±s)

  时间 PaCO2(mm Hg) SpO2 PaO2(mm Hg)

  试验组irl=3i) 通气前 通气1h

  38.21 + 12.65 35.42 + 6.3638.91 + 12.43 38.79 i 8.210.79 + 0.030.97 + 0.04

  对照组m=35) 通气前 通气4 h

  0.78 + 0.010.85 + 0.0371.45 + 15.39105.64 + 29.3771.58 + 15.3280.44 t 13.47

  2.2两组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住院时间为(5.3±1.9)d,短于对照组的f9.6±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82 9,P<0.05)。

  3讨论

  胸部受损所致肺部组织充血、间质性肺水肿及出血等均是创伤№瀣肺患者比较常见的病理变化,而本病的病因主要是胸部受损,使得患者的肺换气功能出现障碍,并引发肺顺应性下降的青况,从而导致严汞缺氧[6-7]。有报道称,严莺胸部外伤包含严重肺损伤、气管破裂、肋骨多处骨折、心脏血管受损、严重血气胸及食管破裂等[8],可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

  现阶段,对于ARDS的治疗临床常常采取的是机械通气疗法,可对患者的严重缺氧症状进行快速纠正[9]。若患者同时存在血气胸的情况,需在机械通气治疗之前,对其施以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可确保其机械通气安全有效。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之时,还可辅以PEEP,以增加患者的肺容量,加快肺间质水肿消退的速度,让萎陷肺泡能够再次膨胀,从而起到改善肺顺应、抑制炎性因子释放及减少肺内分流的作用[10]。研究证实,若胸部外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病患机械通气治疗的时间越早,其通气效果就越好,肺功能改善越明显[11]。但因患者比较容易发生肺部感染的情况,因此,临床医师在对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之时,还应采取针对性较高的措施对其进行干预,以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例如,需注意观察患者的肺部听诊情况及体位引流等,按时予以叩背护理,加强对气道进行湿化的力度,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积极吸痰,确保气道通畅。采集患者气道分泌物进行培养,并根据患者药敏试验的结果,为其选择一种佳的抗生素治疗方案。对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的患者,需按时检查胸部X线片。冈中枢抑制可引发呼吸机长时间支持的情况,所以,对于症状明显改善,自主呼吸有力,无频繁咳痰和呕吐症状,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反常呼吸控制良好,Pa0,水平超过60 mm Hg,亦或者是Sa0,超过95%的患者,需予以尽早脱机处理,避免引发呼吸机依赖,降低呼吸机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治疗时间[12]。此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通气4h后PaCO。等动脉血气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JD<0.05);试验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尸<0.05)。

  综上所述,积极对胸部外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病患施以早期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其动脉血气指标,促进临床症状缓解,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提高预后效果,建议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于奇,李海慧,刘永靖,等,重点肋骨内同定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连枷胸伴创伤性湿肺21例[J川缶床肺科杂志,2013,18(7): 1183-1184.

  [2]宋杰,季庆,叶晨,等.异丙托溴铵联合雾化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创伤性湿肺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4,58(13): 68-69.

  [3]徐永乐,张伟睦,周付等.适应性支持通气和压力控制通气在重症创伤性湿肺通气策略中的比较[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 29-31.

  [4]汗聪,陈灿兵,上官俊,等,有创机械通气在创伤性湿肺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医疗装备,2017,30(6):117-118.

  [5]林竹,王兵,王勇强,等.神经调节辅助通气在重症创伤性湿肺合并ARDS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中两医结合外科杂志,2011,l7(5):479-481.

  [6]程大毛.创伤性湿肺机械通气相关问题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20(11):4-7.

  [7]李亚平.创伤性湿肺并发ARDS的临床观察J].中国礼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5): 70.

  [8]甘霖,陈莉莉,关国琼,等.早期无创正』K通气对重型创伤性湿肺的疗效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1,28(12): 830-831.

  [9]杜占红,张辉,创伤性湿肺机械通气前后疗效对比研究Jl求医问药:学术版,2012,10(12): 572-573.

  [10]丁治强.关于研究创伤性湿肺患者在早期无创正压通气巾的分析与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 1648-1649.

  [11]崔晶,张统水,于勋,等.应用呼吸机治疗创伤性湿肺气道管理预防呼吸衰竭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与分析[J].巾因伤残医学,2015,23(8): 65-66.

  [12]陈杰文,林慧芯.两种肺保护通气模式在重症创伤性湿肺通气策略中的比较[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4,37(6): 29-31.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1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