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文献太多,如何高效率阅读?

2018.10.26 14:33
641 0 0

      论文写作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阅读文献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广泛的阅读,才能激发好的思路。但这里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你能看的,别人也能看,甚至是你不能看的别人也能看。因此要想获得比别人更多更有用的信息,就只有两种方法:

  (1)阅读量很大,但这并不现实,时间方面也不充裕。

  (2)如果方法不可行,要获得更有用的信息的途径是阅读高水平的临床杂志。如果你外文好,则世界范围内的四大名刊是必须要读的(JAMA,NEMJ、lancet 、BMJ),学习学习别人的研究设计、统计方法对自己很有好处。如果你外文不行,那么部分名刊的中文版就必须要阅读了。

  文献精读是科研人必不可少的功课。精读的主要目的是要把文章的内容真正消化掉,要转化为你自己可以运用的东西。精读的方式分为三种,它们包括“验证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和“总结归纳型阅读”。

  1.验证型阅读

  这时候,你的角色是一个模仿者。就是拿到一篇好文章,暂不看文字内容,先把图和表挑出来,根据图和表的内容想想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怎么写,包括大的结构框架、组织逻辑,以及如何引入问题,如何进行结果陈述,如何引申出结论等,然后再看作者是怎么做的,反复体会你想的和你看的有哪些不同。当你的想法和作者的雷同程度越来越高,你的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之中越来越高。

  这种“图表——思索——验证”的阅读对提升思维非常有效。当你做实验后得到的就是几个表、几个图,如果有意识地经过了“验证型阅读”的训练,你就会知道该怎么从更高、更好的角度来写你的文章。同样的数据,有的人可以发10.0的文章,有的人可能只能发5.0的文章,为什么有这种差别?这种差别其实就是在平时阅读文献的过程中慢慢积累出来的。

  2.挑刺型阅读

  这时候,你的角色相当于一个评论者了。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精读方式,需要有评论的一些基础。挑刺就是找不足,能挑刺说明你不仅消化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还能比作者看得更深、更远。很多高档次杂志经常会刊出针对新文章的评论性短文,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挑刺型阅读。“挑刺型阅读”可以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如果你立志于从事科学研究,撰写课题申请书是必须的能力之一。课题申请重要的就是有新的idea,“挑刺型阅读”可以为你今后从事科学研究的选题提供良好的训练。

  3.归纳总结型阅读

  这时候,你的角色则是一个高屋建瓴的专家了,是一种宏观视野下阅读,是对多个“单”研究的归纳性思考,是对本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总结和把握。每个人都可以总结,但要真正总结到位并对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准确的预测却需要很强的能力,一般初涉研究的硕士很难达到这一水平,“大牛”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不是大牛,不是专家也没关系啦,因为大牛不是天生的,也是从研究生开始慢慢修炼出来的,你可以尝试性按照这种思维去做,量变到质变,说不定哪一天你成大牛了。

  第一轮阅读后,尝试用一两句话总结,一般好的研究型文献都会就具体问题给出具体解决方案。假如你能很好地描述这篇文章的大概内容,说明你能对作者提出的问题和答案进行自我组织。一旦你聚焦在主要问题上,你可以回顾内容,列出大纲,从而可以快速进入更具体的细节。如果用一两句话来总结概括文章很容易,那么你可以回顾,并总结主要观点下的几个次要观点来深入阅读。

  如果可能,将阅读的文献与其他文献对比,用一两句话总结文章是获取作者重要的科研成就的一种方法,对比是另一种方法。方法是不是新的?以前是否出现过?值得注意的是科研成就有多种呈现方式。有些文章提供新的方法,有些是补充方法及阐述工作如何开展。其他人是把前面的工作汇总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体系。通过对比,你就能知道一篇文献真正的价值在哪里。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