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SCI期刊投稿经验

2018.10.23 16:28
1629 0 0

  不少作者都有过投稿SCI外刊的悲剧经历,辛苦几个月结果碰雷总是觉得很郁闷,下面给大家分享下作为一名外刊审稿人的心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1、外刊的编辑和审稿人都是谁?

  一般说来,SCI外刊根据期刊的侧重方向,每个分支都有一个负责的编辑。而这些编辑都是在在各领域很有成就的学术人员。编辑不会直接审稿,一般会联系审稿人并分发审稿任务。由于大多数SCI期刊的审稿是义务的,没有任何报酬,所以并不是很多人愿意做这个事情。因此,编辑们会在近年被接受的文章里联系投稿作者,邀请他们作为审稿人。因为年代太久的,可能已经挂掉了,或者不活跃,不会接审稿的活。每篇文章都有两个审稿人,这两个人都是相关领域有一定学术建树的,而且审阅的文章和他们的研究/擅长方向是一致的。所以,审稿人总体来说是很专业的。

  2、审稿的周期有多长?

  现在SCI外刊每天都接到很多投稿,编辑们很忙,审稿人也很忙。审稿人同意接受审阅的任务,一般能看到,里面给了21天的期限。也就是说,审稿人要在3个礼拜读完这个手稿并给出评审意见,以及建议该文章是拒绝还是采纳。当然有的审稿人接单了,但是由于很忙,不能再三个礼拜完成,那么这个任务就取消了,编辑不得不再找一位审稿人。编辑根据两位审稿人提交的评审建议,综合并决定这篇手稿是采纳还是拒绝。当然,评审建议里如果剔除很有挑战性的评论,编辑会仔细得从手稿中找到确实的证据,以此作为理由。因此,从投稿到得到编辑的答复,整个周期在两三个月左右很正常。

  3、稿件的悲剧概率是多少?

  根据本人在几家石油地质类外刊的经验,整体投稿被拘的概率在80%以上。注意,这是整体数据。而来自国内作者的被拒概率远远高于90%。因此,如果你收到了被拒的决定,不要惊慌,放松心态,被拒是很正常的。

  4、为什么国内作者被拒概率那么高?

  首投被拒掉,理由主要有四个:

  首先,英语。相信很多人讨厌编辑给的poor English的评价。是的,我们没有英语语言环境,我们只过了四六级,我们只学过简单的专业英语,我们只用过百度翻译。是的,这是事实。不过,提高专业英语好的办法,就是看看老外同行们是怎么表达的,所以应该多读外文文献。尤其是中式英语,很让人头疼。我是中国人还能猜懂,但是老外们就不懂了。所以,一定要仔细检查专业词汇的英语是否地道。如果你在外文文献根本检索不到这个专业词汇的英语表达,那就说明这个翻译错了,得立马改正!

  其次,到处是重点,显得没有重点。每一个研究课题都很大,所以许多人恨不得一篇文章写尽天下哀愁事,道完中华上下五千年。与其样样罗列,不如只侧重一个点。

  再者、没有新意。这是很可怕的。很多人都外文参考文献,只是快速看看摘要或者结论,然后断章取义。要知道,前人文章的精华在观察、数据描述和讨论部分,基于这些才能得到结论。文章中的观点如果是前人已经提到的,一定要写参考文献!就算是有部分观点已经被前任研究讨论过,没关系,试图找到一些改进或者创新应用,照样说得过去。不然的话,审稿人会给出nothing new is addressed in your work或者the points of view in your work had been fully described in the previous work这样的结论。一旦有这个,文章分分钟悲剧。

  后、文章内容没有国际影响力(Global impact)。读者之所以读一篇文章,是因为他希望从这个文章找到可以引用的例子或证据。也就是说,就算你的文章是解决很小的一个区域性的问题,也别忘了,在世界上其他国家,在某个类似的环境或背景下,你的发现和观点是同样适用的。如果连这个的描述都没有,编辑和审稿人找不到这篇文章的受众,自然不会接受。另外,每家期刊都有自己的手稿格式要求,确保仔细看懂并照做,不然的话,格式问题也会影响手稿的质量和结果。

  5、一旦被拒,该怎么办?

  首先放宽心态,虚心接受。编辑和审稿人不会无缘无故拒绝一篇文章。他们能给出拒绝的决定,一定是在认真阅读以后下的结论,一定有充分的理由。这些理由一定会在拒信中明确列出。所以,收到拒信后,严格地按照里面的不足进行改进完善,再投同一个期刊。为什么要再投同一个期刊呢?因为编辑再收到这个手稿,发现是再投, 会优先安排之前拒掉你的这两个审稿人再审。一般来说,审稿人若是发现自己评审过的文章,肯定对手稿里的数据描述、逻辑、结构有印象,一般都愿意接受再审任务。只要他们发现作者对他们之前提出的意见做了重大改进,只要不出现大的逻辑漏洞,接受通过的概率是很高的。除非该期刊在拒信中明确要求改投别的期刊,那么再投的意义就不大了。

  6、如果你的文章接受了,做些什么事可以增加今后文章的接受概率?

  一般说来,在编辑发给你邮件里,里面如果列出了审稿人的名字,说明审稿人不愿意匿名。那么,记得做这两件事情:1.如果可以,在致谢栏里写上他们的名字。审稿是义务的劳动,他们为了你的文章花了时间和精力,并给了你专业的改进建议。所以,记得他们的好。二、在你的文章公开发表了以后,想办法找到他们的联系方式,写感谢信给他们,同时也可以请教一些问题,或者读一些他们近期的文章,讨论讨论观点。要知道,学术圈很小,也许你的下一篇文章,还是他审的,

投诉文章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喜欢  |  0
0/200字
没有更多评论了~
悬赏问题
给科研问题设置一定金额,将更容易获得关注与回答哦~
  • 1元
  • 3元
  • 5元
  • 8元
  • 18元
  • 自定义
选择支付方式
  • 微信支付
  • 支付宝支付
  • 余额支付
Copyright © 2014-2019 晟斯医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1037034号-5 版权所有:南京孜文信息咨询有限公司